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硫酸钡药品名称拼音: Liusuanbei药品概述: 硫酸钡,西药名。常用制剂为干混悬剂...
养生
药品名称: 硫酸钡
药品名称拼音: Liusuanbei
药品概述: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造影剂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3.60元-43.70元
药品成分:
硫酸钡(Ⅰ型)干混悬剂:主要成分为硫酸钡(Ⅰ型)。
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主要成分为硫酸钡(II型)。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70%)、硫酸钡(Ⅰ型)混悬液(160%)、硫酸钡混悬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钡。
性状:
硫酸钡(Ⅰ型)干混悬剂/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白色疏松的细粉;有香味。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70%)/硫酸钡(Ⅰ型)混悬液(160%):白色或乳白色、无臭、无味的混悬液。
硫酸钡混悬液 :白色浓稠的混悬液,气芳香,味微甜。
适应状:
本品适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单、双对比造影检查,也可用于消化道双对比检查。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70%):肛门灌肠。
1、灌肠准备:按常规进行结肠清洗准备(控制饮食,大量饮水)。
2、小肠灌肠检查:禁食8-12小时,将浓度为65%-75%(w/v)的混悬液用热水加热至体温并充分振摇后,经特制导管直接导入十二指肠或近段空肠,行逐段小段检查。每次导入混悬液250-300ml/次。进行透视和摄片。结肠灌肠检查:检查前1-3天进流汁或半流汁饮食,必要时用适量泻剂,并于检查前1-2小时清洁肠道。将装有混悬液的灌注器用热水加至体温并充分振荡后,将肛管轻轻插入病人肛门至直肠(约有2/3管长)打开肛管开关,将65-75%混悬液挤入肠腔,用X线观察至本品快速到达横结肠中部为止。同时打开空气开关,将空气挤入肠腔,用X线观察混悬液注入情况,并嘱咐病人做360度翻转(不少于4圈),直至全结肠各部位混悬液灌注满意为止,进行透视和摄片。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160%):口服。将本品摇匀后静置3-5分钟,遵医嘱先用温水服用产气剂后,再口服本品造影检查。
1、食道检查:口服硫酸钡混悬液【浓度150%-180%(W/V)】15-60ml,可立即观察食道及其蠕动情况。在服混悬液前,先服产气片,可做食道双对比检查。
2、胃及十二指肠双对比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口服产气片,待胃内产生CO2气体以后,可先口服混悬液【浓度150%-180%(W/V)】70ml,令病人翻转数圈,让混悬液均匀涂布于胃黏膜即可,如有必要再加服150ml混悬液,透视和摄片。
3、胃肠单对比随访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口服硫酸钡混悬液【浓度150%-180%(W/V)】100-150ml后可立即观察胃与十二指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进行透视和摄片。
硫酸钡(Ⅰ型)干混悬剂:通常采用的引入方式有口服、小肠灌肠和结肠灌肠等。
1、食道检查:口服钡剂[浓度60-250%(W/V)]15-60ml,可立即观察食道及其蠕动情况;在服钡剂前先服产气药物,可做食道双对比检查。
2、胃及十二指肠双对比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口服产气药物,待胃内产生CO2气体300-500ml后,可先口服钡剂[浓度200-250%(W/V),粘度150-300mPa·s]70-100ml令病人翻转数圈,让钡剂均匀涂布于胃粘膜即可,如有必要可再加服150ml的钡剂;如在造影检查前20分钟,给病人使用低张药物(如注射山莨菪碱,或口服阿托品等),并口服清胃酶清洗胃液,再行双对比检查,胃粘膜表面结构可更清晰显示。
3、胃肠单对比随访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口服钡剂[浓度40-120%(W/V)]240-480ml后可立即观察胃及十二指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15-30分钟后可观察小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1个半小时后可观察到所有小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2-6小时后可观察回盲区和右半大肠。
4、小肠灌肠检查:禁食8-12小时,将浓度[30-80%(W/V)]的钡剂800-2400ml经特制导管直接导入十二指肠或近段空肠,行逐段小肠检查。如有必要可不进行单对比检查而直接进行双对比检查。
5、结肠灌肠检查:检查前1-3天进行流汁或半流汁饮食,必要时用适量泻剂,并于检查前1-2小时清洁肠道,经肛门插管入结肠,注入造影剂充盈整个大肠进行造影。注入浓度[20-60%(W/V)]钡剂后,进行透视和摄片,为单对比造影;然后排出大部分钡剂,再注入气体充盈大肠,为双对比造影。行直接大肠双对比造影时,先通过导管注入浓度[60-80%(W/V)]钡剂150-300ml,转动体位并注入气体,使钡剂和气体充盈整个大肠,行双对比造影。为取得良好效果,往往在注入造影剂之前,肌内或静脉注射高血糖素(Glucagon)或山莨菪碱之类低张药。
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将本品加水调成所需浓度后使用。通常采用的引入方式有口服、小肠灌肠和结肠等。
1、食道检查:口服钡剂[浓度60%-250%(w/v)]15-60ml,可立即观察食道及其蠕动情况;在服钡剂前,先服产气药物,可作食道双对比检查。
2、胃及十二指肠双对比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口服产气药物,待胃内产生CO2气体300-500ml后,可先口服钡剂200%-250%(w/v),粘度150-300毫帕秒]70-100ml,令病人翻转数圈,让钡剂均匀涂布于胃粘膜即可,如有必要可再加服150ml的钡剂;如在造影检查前20分钟,给病人使用低张药物(如注射山莨菪碱,或口服阿托品等),并口服清胃酶清洗胃液,再进行双对比检查,胃粘膜表面结构可更清晰显示。
3、胃肠单对比随访检查:禁食6小时以上,口服浓度40%-120%(w/v)钡剂240-480ml后方可观察胃与十二指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15-30分钟后或观察小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1个半小时后可观察到所有小肠的形态及蠕动情况;2-6个小时后可观察回盲区和右半大肠。
4、小肠灌肠检查:禁食8-12小时,将浓度30%-80%(w/v)的钡剂800-2400ml经特制导管直接导入十二指肠或近段空肠,行逐段小肠检查,如有必要可不进行单对比检查而直接行双对比检查。
5、结肠灌肠检查:检查前1-3天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适量泻剂,并于检查前1-2小时清洁肠道。经肛门插管入结肠,注入造影剂充盈整个大肠进行造影,注入浓度20%-60%(w/v)钡剂后,进行透视和摄片,为单对比造影;然后排出大部分钡剂,再注入气充盈大肠,为双对比造影。进行直接大肠双对比造影时,先通过导管注入浓度60%-80%(w/v)钡剂150-300ml,转动体位并注入气体,在注入造影剂之前,肌肉或静脉注射高血糖素(G1ucagon)或山莨菪碱之类低张药。
规格:
硫酸钡(Ⅰ型)干混悬剂:200g。
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100%(W/V)。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70%):70%(W/V)。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160%):160%(W/V)。
硫酸钡混悬液 :100%,120%,130%,140%(W/V)。
储藏方法:
密封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硫酸钡(Ⅰ型)干混悬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7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768)-2002。
硫酸钡(Ⅰ型)混悬液(16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769)-2002。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口服钡剂可能引起恶心、便秘、腹泻等症状;使用不当也可发生肠穿孔,继而发生腹膜炎、粘连、肉芽肿,严重者也可致死。
2、钡剂大量进入肺后,可造成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早期引起异物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以后在沉积的钡盐周围发生纤维化,形成钡结节。
药品禁忌:
1、急性胃肠穿孔患者禁用。
2、食管、气管瘘和疑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禁用。
3、近期内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禁用。
4、咽麻痹患者禁用。
5、孕妇禁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检查前3天禁用高原子量药如铋及钙剂;检查前1天禁用对胃肠道有影响的药如阿托品、抗酸药及泻药。
注意事项:
1、肠瘘管形成、结肠梗阻、习惯性便秘、巨结肠及重症溃疡性结肠炎。
2、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疾病,如阑尾炎、憩室炎、溃疡性大肠炎及寄生虫感染等。
3、硫酸钡必须严格按药典规定检查,不得含有可溶性钡盐。
4、为防止排便困难,检查后应充分饮水,必要时可服缓泻剂。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
6、哺乳期妇女尚缺乏资料。
7、儿童用药:遵医嘱。
8、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慎用。
9、药物过量:过量可导致肠梗阻或穿孔。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