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达芦那韦片药品名称拼音: dalunawei pian药品概述: 达芦那韦片,西药名。达...
养生
药品名称: 达芦那韦片
药品名称拼音: dalunawei pian
药品概述: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抗病毒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暂无参考价格
药品成分:
性状:
适应状:
1、达芦那韦联合100mg利托那韦合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合并使用,适用于已使用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成人患者的治疗,例如对一种以上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的HIV-1感染者。
2、这一适应症基于两项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的对照试验中血浆HIVRNA水平与CD4+细胞计数24周分析结果。两项试验的受试者均为临床晚期、经历抗病毒治疗(NRTIs、NNRTIs和Pis)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尽管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未能抑制HIV-1复制。
3、对于初治患者或儿童患者,达芦那韦/利托那韦的风险和收益缺乏相关资料。
用法用量:
1、使用方法:口服。
2、使用达芦那韦时,必须以100mg利托那韦作为药代动力学增效剂,并联合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因此在开始达芦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前,必须参考利托那韦的处方资料。
3、成人:达芦那韦的推荐剂量是每次60mg,每天2次(b.i.d.),与利托那韦(每次100mg,每天2次)及食物同服。食物的类型不影响达芦那韦的吸收。利托那韦(每次100mg,每天2次)用来作为达芦那韦的药代动力学增效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部分)。进一步增加达芦那韦或利托那韦的剂量不太可能引起临床抗病毒活性的相应增加。
4、儿童患者:达芦那韦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通过验证。
5、肝脏损害:对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目前尚无使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的相关资料,因此没有具体的推荐剂量。肝脏损害的患者应慎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见注意事项及药代动力学部分)。
6、肾脏损害:对于中度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重度或终末期肾病的HIV-1感染患者,尚缺乏药代动力学数据(见注意事项及药代动力学部分)。
规格:
储藏方法:
低于30℃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在汇总的POWER1、2和3中发现的本品/利托那韦的药物不良反应:在汇总的POWER试验中,立即开始使用本品/利托那韦600/100mg、b.i.d.治疗的患者的总暴露为812.4患者年。在本品/利托那韦治疗期间所报告的大部分不良反应(ADR)均为轻度。最常见的(≥5%)中重度(2-4级)ADR包括腹泻、头痛、腹痛、恶心和呕吐。最常见的3级或4级ADR包括肝酶及胰酶升高、高甘油三酯血征、腹泻、高胆固醇血征、头痛、腹痛和呕吐。所有其他3级或4级ADR的发生率均低于1%。
2、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HIV患者中联合抗病毒治疗与身体脂肪重新分布(脂肪代谢障碍)相关,这些异常包括外周和面部皮下脂肪丢失,腹腔和内脏脂肪增多,乳房肥大,以及颈背部脂肪堆积(水牛背)。联合抗病毒治疗与代谢异常相关,如高甘油三酯血征,高胆固醇血征,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征及高乳糖血征。在开始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存在严重免疫缺陷的HIV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对无症状或残留的机会性感染的炎症反应。接受蛋白酶抑制剂(PIs)治疗血友病患者中已有自发性出血增多的报告。使用蛋白酶抑制剂,特别是与NRTIs联合使用时,已有CPK升高,肌痛,肌炎的报道,极少数患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
3、特殊人群: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共感染的患者,在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共感染并接受本品/利托那韦的患者中,除肝酶升高外,不良反应和临床生化检查异常的发生率不高于无共同感染并接受本品/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共感染患者与无共感染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暴露量相当。对肝炎共感染患者给予标准的临床监测是可行的。
药品禁忌:
1、对达芦那韦或达芦那韦所含任何一种成份过敏者。
2、达芦那韦和利托那韦都是细胞色素P4503A(CYP3A4)异构体的抑制剂。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不应与高度依赖CYP3A4清除的药物同时服用,因为这些药物血浆浓度增高与严重和/或危及生命的事件相关(治疗指数狭窄)。这些药物包括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丁、咪达唑仑、三唑仑、西沙比利、哌迷清和麦角生物碱(如麦角胺、双氢麦角胺、麦角新碱和甲基麦角新碱)(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
药物相互作用:
1、达芦那韦和利托那韦都是CYP3A4异构体的抑制剂。达芦那韦和利托那韦与主要由CYP3A4代谢的药物同时使用时,可导致这些药物血浆浓度升高,继而增加或延长其疗效和副作用。
2、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不应与高度依赖CYP3A4清除的药物同服,因它们血浆浓度的升高与严重的和/或威胁生命的事件相关(较窄的治疗指数)。这些药物包括阿司咪唑、特非那丁、咪达唑仑、三唑仑、西沙必利、哌咪清和麦角生物碱(如麦角胺、双氢麦角胺、麦角新碱和甲基麦角新碱(见禁忌部分)。
3、利福平是CYP450代谢的强力诱导剂。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不应与利福平联合使用,因同服可引起达芦那韦血浆浓度的明显降低,导致达芦那韦疗效丧失(见注意事项部分)。
4、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不应与含有圣约翰草(贯叶连翘)的产品伴随使用,因为同服可引起达芦那韦血浆浓度的明显降低,导致达芦那韦疗效丧失(见注意事项部分)。
5、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1)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t)RTIs)
去羟肌苷:达芦那韦/利托那韦(600/100mgb.i.d.)不会对去羟肌苷的暴露造成显著影响。达芦那韦与100mg利托那韦和去羟肌苷联合应用时,无需进行剂量调整。去羟肌苷宜空腹服用,因此,应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它与食物服用)1小时前或2小时后服用。
替诺福韦:与替诺福韦(替诺福韦酯300mg每天1次q.d.)相互作用的试验结果显示,当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300/100mgb.i.d.)同服时,替诺福韦的全身暴露量增加22%,该结果在临床上意义不大。在同服期间,替诺福韦或达芦那韦的尿中排泄没有变化。替诺福韦对达芦那韦的暴露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当这些药物同服时,不需要调整达芦那韦、利托那韦或替诺福韦的剂量。其它的NRTIs
其它的NRTIs(齐多夫定,扎西他滨,恩曲他滨,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和阿巴卡韦):主要经过肾脏排泄,与达芦那韦清除途径不同,预期这些药物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依曲韦林(Etravitine):一项针对达芦那韦/利托那韦(600/100mgb.i.d.)与依曲韦林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存在的情况下,依曲韦林的暴露降低了37%,而达芦那韦的暴露未出现相应的改变。因此,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可与依曲韦林200mgb.i.d.合用且不需要调整剂量。
依非韦伦:已经进行达芦那韦/利托那韦(300/100mgb.i.d.)与依非韦伦(600mgq.d.)之间的相互作用试验。与依非韦伦合用时,达芦那韦的暴露量降低13%。当使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时,依非韦伦的暴露量增加21%。这种差异临床上没有意义,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与依非韦伦可联合使用,无需调整剂量。
奈韦拉平: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与奈韦拉平(200mgb.i.d.)相互作用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奈韦拉平同时服用时,达芦那韦暴露量不受影响。当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合用时,奈韦拉平的暴露量增加27%(比起过去的对照)。这种差异在临床上没有意义,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与奈韦拉平可联合使用,无需调整剂量。
6、蛋白酶抑制剂(PIs):
(1)利托那韦:当达芦那韦600mg单次剂量与利托那韦100mgb.i.d.同服时,利托那韦的总体药代动力学效应可使达芦那韦的全身暴露量提高14倍。因此,达芦那韦应以100mg利托那韦作为药代动力学增强剂与之联合使用(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部分)。
(2)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本品,加或者不加利托那韦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200mg达芦那韦b.i.d.加或不加100mg利托那韦b.i.d.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或533/133.3mgb.i.d.)相互作用的试验结果显示,达芦那韦的暴露量(AUC)降低了40%。尚未确定合适的联合应用剂量。因此,不推荐本品/利托那韦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
(3)沙奎那韦:在达芦那韦(400mgb.i.d.)、沙奎那韦(1000mgb.i.d.)与利托那韦(100mgb.i.d.)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中,沙奎那韦/利托那韦存在时,达芦那韦的暴露量降低26%;沙奎那韦的暴露量不受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影响。不推荐沙奎那韦与伴或不伴有低剂量利托那韦的达芦那韦联合使用。
(4)阿扎那韦: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与阿扎那韦(300mgq.d.)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同服时,达芦那韦和阿扎那韦的全身暴露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阿扎那韦可以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
(5)茚地那韦: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与茚地那韦(800mgb.i.d.)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显示,茚地那韦/利托那韦存在时,达芦那韦暴露量增加24%;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存在时,茚地那韦的暴露量增加23%。当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联合使用时,在不耐受的患者中,茚地那韦的剂量从800mgb.i.d.调整到600mgb.i.d.可能是合理的。
(6)其他蛋白酶抑制剂: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阿扎那韦及茚地那韦之外的PI联合使用的研究尚未开展,因此,不推荐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
7、CCR5拮抗剂:当和本品/利托那韦联用时,马拉维若(Maraviro)的剂量应为150mg每日两次。在本品/利托那韦(600/100mgb.i.d.)和Maraviroc(150mgb.i.d.)的相互作用试验中,表明本品/利托那韦存在时,Maraviroc的暴露量增加305%。Maraviroc对本品/利托那韦的暴露量无明显作用。
8、其他药物:
(1)抗心律失常药物(苄普地尔,全身性利多卡因,奎尼丁及胺碘酮):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苄普地尔,利多卡因,奎尼丁及胺碘酮的暴露量可能增加。需要谨慎用药,条件许可时,建议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监测。:
(2)地高辛:达芦那韦/利托那韦(600/100mgb.i.d.)与单次给予地高辛(0.4mg)的相互作用试验表明,地高辛AUClast增加了77%(最小二乘法均值(LSM)的比值为1.77,90%CI为0.90至3.50)。当地高辛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合用时,推荐起始采用最低剂量,然后逐渐递增剂量至获取满意的临床效果。应检测血浆地高辛浓度以帮助进行滴定。
(3)抗凝药物:当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华法林浓度可能受到影响。华法林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联合使用时,建议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4)抗惊厥药物(苯巴比妥,苯妥类,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类是CYP450酶的诱导剂。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不应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因为同服可引起达芦那韦的血浆浓度明显降低,导致达芦那韦的疗效丧失(见注意事项部分)。卡马西平:一项针对达芦那韦/利托那韦(600/100mgb.i.d.)与卡马西平(200mgb.i.d.)相互作用试验表明,达芦那韦与利托那韦联用时,其暴露不会受到卡马西平的影响。利托那韦的暴露(AUC12h)降低了49%。卡马西平的AUC12h增加了45%。不推荐达芦那韦/利托那韦进行剂量调整。如果需要联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和卡马西平,应监测患者是否出现了卡马西平相关的不良事件。应监测卡马西平的浓度并逐渐滴定其剂量至足量。基于该试验的结果,在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联用时,卡马西平的剂量应降低25%至50%。
(5)钙通道阻滞剂:当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合用时,钙通道阻滞剂(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的暴露量可能增加。需要谨慎用药,推荐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
(6)克拉霉素: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与克拉霉素(500mgb.i.d.)之间相互作用的试验表明,克拉霉素的暴露量增加57%,而达芦那韦的暴露量不受影响。对于肾脏损害的病人,克拉霉素的剂量应减少。
(7)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全身用药可诱导CYP3A4,降低达芦那韦的暴露量,导致治疗效果的丧失。因此,应谨慎联合使用。
(8)氟替卡松丙酸酯:吸入性氟替卡松丙酸酯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合用时,可增加氟替卡松丙酸酯的血浆浓度。应选用其他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时。
(9)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高度依赖CYP3A4代谢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预期血浆浓度会显著升高。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浓度升高可引起肌病,包括横纹肌溶解。因此,不推荐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与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合用。与阿托伐他汀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10mgq.d.)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300/100mgb.i.d.)联合使用时,阿托伐他汀(40mgq.d.)的暴露量比单独使用仅降低15%。当需要阿托伐他汀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合用时,推荐阿托伐他汀的开始剂量为10mgq.d.,根据临床反应逐渐增加阿托伐他汀的剂量。达芦那韦/利托那韦(600/100mgb.i.d.)可使单次剂量普伐他汀(40mg)的暴露量增加大约80%,但又在部分受试者中发生。当需要将普伐他汀与本品/利托那韦联用时,推荐普伐他汀以可能的最小剂量开始,并逐渐滴定至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应监测其安全性。
(10)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q.d.)或雷尼替丁(150mgb.i.d.)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合用时,不影响达芦那韦的暴露量。基于这些结果,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可与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同服,而无需调整剂量。
(11)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环孢霉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的暴露量增加。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推荐对免疫抑制剂进行监测。
(12)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都是CYP3A4的强力抑制剂和底物。全身使用酮康唑、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和达芦那韦/利托那韦时,可增加达芦那韦的血浆浓度;同时,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也可增加酮康唑、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的血浆浓度。在一项相互作用试验中证实,酮康唑(200mgb.i.d.)和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同时使用时,酮康唑和达芦那韦的暴露量分别增加212%和42%。当需要同服时,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每天的剂量不应超过200mg。尽管伏立康唑的代谢也涉及CYP3A4之外的酶,当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伏立康唑的暴露量预期会增加。
(13)美沙酮:一项研究本品/利托那韦(600/100mgb.i.d.)对稳定美沙酮维持治疗影响的相互作用试验表明,R-美沙酮AUC降低16%。根据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试验结果,当美沙酮与本品/利托那韦同服时,无需进行剂量调整。然而,因为可能需要对一些患者进行维持治疗调整,因此应进行临床监测。
(14)雌激素为基础的避孕药物:本品/利托那韦(600/100mgb.i.d.)与炔雌醇和炔诺酮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稳态时对炔雌醇和炔诺酮的暴露分别降低44%和14%。可使用其他非激素类避孕药进行替代。
(15)PDE-5抑制剂:在一项相互作用试验中,以西地那非100mg单剂作为对照,比较了西地那非25mg单剂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合用时西地那非的全身暴露量。应谨慎同时使用PDE-5抑制剂和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如果有指征需要同时使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与西地那非、伐地那非或他达拉非时,推荐西地那非48小时内单次剂量不超过25mg,伐地那非72小时内单剂量不超过2.5mg或他达拉非72小时内单次剂量不超过10mg。
(16)利福布丁(利福布汀):利福布丁(利福布汀)是CYP450酶的底物。在一项有关药物相互作用的试验中,达芦那韦/利托那韦(600/100mgb.i.d.)与利福布汀(150mg隔日一次[q.o.d.])联用时,达芦那韦的全身暴露增加了57%。基于本品/利托那韦的安全性特点,达芦那韦暴露在利福布汀存在时所出现的增加并不需要对本品/利托那韦进行剂量调整。相互作用试验表明,利福布汀在以300mgq.d.单用和以150mgq.o.d.与本品/利托那韦(600/100mgb.i.d.)联用时的全身暴露是相当的,其活性代谢产物25-O去乙酰利福布汀的暴露增加。在接受二者联用的患者中,应将利福布汀的常规剂量300mg/day降低75%(即利福布汀150mgq.o.d.),同时加强对利福布汀相关不良事件的监测。
(17)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帕罗西汀(20mgq.d.)或舍曲林(50mgq.d.)与达芦那韦/利托那韦(400/100mgb.i.d.)之间的相互作用试验中,帕罗西汀或舍曲林不影响达芦那韦的暴露量。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存在时,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的暴露量分别降低49%和39%。如果SSRIs和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同服时,应根据抗抑郁药物应答的临床评估,对SSRIs的剂量进行仔细摸索。另外,帕罗西汀或舍曲林剂量稳定的患者在使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初期,应监测抗抑郁药物的应答。
注意事项:
1、应告知患者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还不能治愈HIV,而且还没有证实能够预防HIV的传播。应继续使用适当的预防措施。
2、在考虑到对幼鼠给药(20mg/kg到1000mg/kg)23到26天观察到毒性,本品/利托那韦不能用于3岁以下儿童,(见药理毒理部分)。本品/利托那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对已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3-6岁儿童和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儿童患者中确定。
3、老年人:因在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使用达芦那韦的资料有限,因此老年患者应慎用达芦那韦,有肝功能降低及伴随疾病或其它治疗增加的可能性(见药代动力学部分)。
4、单次剂量600mg本品的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大约是37%,与100mg利托那韦b.i.d.合用时,增加到约82%,利托那韦的药代动力学增强效果大约可使达芦那韦的全身暴露量增加14倍。因此,本品应与低剂量的利托那韦联合使用(见药代动力学部分)。增加利托那韦的剂量对达芦那韦的浓度无明显影响,因此不推荐增加剂量。
5、在临床试验中(n=3063),皮疹(所有级别,无论原因为何)在接受PREZISTA治疗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3%(见不良反应部分)。大部分皮疹均为轻至中度,常常发生在治疗的前四周内,在不停药的情况下都可以治愈。在接受本品/利托那韦治疗的患者中,因皮疹而停药的患者占0.5%。严重的皮疹(可能伴有发热和/或转氨酶升高)在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4%。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罕见(<0.1%)。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皮疹,应停用本品。
6、达芦那韦含有磺胺。在已知对磺胺过敏的患者中,应慎用本品。在一项针对本品/利托那韦的临床研究中,有磺胺过敏史的患者中皮疹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无磺胺过敏史的患者是相当的。
7、请置于儿童不易拿到处。
8、伴随疾病的患者:
(1)肝脏损伤:目前尚无严重肝损伤患者使用本品/利托那韦的相关资料;因此,不推荐具体剂量。严重肝损伤患者应慎用本品/利托那韦。试验数据证实,轻度或中度肝损伤受试者使用达芦那韦时,其稳态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健康受试者的参数接近,轻度或中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见用法用量和药代动力学部分)。曾患肝功能障碍的病人,包括慢性活动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在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肝脏功能异常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应根据标准程序进行监测。在这些病人中,如果有肝脏疾病恶化的证据,需要考虑中断或中止治疗。
(2)肾脏损伤:因为达芦那韦的肾脏清除有限,在肾脏损害的病人中,机体总的清除率预期不会降低。达芦那韦和利托那韦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因此它们不太可能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大量清除(见用法用量和药代动力学部分)。
(3)血友病患者:在使用PIs治疗的A型和B型血友病患者中,已有出血增加的报道,包括自发的皮肤血肿和关节血肿。在部分病人中给予了额外的VIII因子。半数以上的报告病例中,如果已经停止治疗,可继续或再引入PIs治疗。尽管这种导致出血的作用机制还没有被阐明,但已提示因果关系。因此,应使血友病患者意识到出血增加的可能性。
(4)高血糖征: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包括PIs治疗)的病人中,已经有新发糖尿病,高糖血征或糖尿病恶化的报道。部分病人中,高糖血征很严重,部分病例尚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许多病人的病情较为复杂,其中一些情况需要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又可引起糖尿病或高血糖征进一步恶化。
(5)脂肪重新分布&代谢紊乱:在HIV感染病人中,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引起机体脂肪的重新分布(脂肪代谢障碍)。这些副作用的长期后果目前尚不明确,对其机制的了解还不完善。目前认为内脏脂肪过多与PIs、皮下脂肪萎缩和NRTIs有一定关系,脂肪代谢障碍的高危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如年龄较大,药物相关因素如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较长,以及与治疗有关的代谢障碍。临床上应对脂肪重新分布的体征进行评估,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对脂质紊乱给予适当的处理(见不良反应)。
(6)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严重免疫缺陷的艾滋病患者在开始联合抗病毒治疗(CART)后,可能出现对无症状或残余的机会性病原菌的炎性反应,并引起严重的临床疾病,或症状好恶化。一般在开始CART的前几周或数月内可以观察到这种反应。有关的例子如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播散性和/或局灶性分枝杆菌感染、及肺孢子虫性肺炎。对任何炎性症状应进行评估,必要时给予治疗。
(7)药物相互作用:达芦那韦和利托那韦都是CYP3A4异构体的抑制剂。达芦那韦和利托那韦与主要由CYP3A4代谢的药物同时服用时,可导致这些药物血浆浓度增加,从而增加或延长它们的疗效和副作用(见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部分)。达芦那韦经CYP3A4代谢。能够诱导CYP3A4活性的药品可能会增加达芦那韦的清除率,从而降低达芦那韦的血浆浓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达芦那韦与其他能够抑制CYP3A4活性的药品合用时,可能会降低达芦那韦的清除率,从而增加达芦那韦的血浆浓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
9、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达芦那韦在妊娠妇女中的研究较少,也没有较好的对照研究。动物试验中没有发现发育毒性或影响生殖和生育功能的证据(见毒理研究部分)。仅当潜在益处大于潜在风险时,才可在妊娠期间使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
(2)哺乳:还不清楚达芦那韦是否在人母乳中分泌。在大鼠中研究证明达芦那韦可在乳汁中分泌。因为在哺育婴儿,存在HIV传播和发生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如果母亲正在接受达芦那韦,应告知她不要母乳喂养。
(3)生育在大鼠中,达芦那韦治疗对交配或生育没有影响(见毒理研究部分)。
10、儿童用药:在这些人群中,达芦那韦/利托那韦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正在进行。目前尚无相关资料(见药代动力学部分)。
11、老年用药:因在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使用达芦那韦/利托那韦的资料有限,因此老年患者应慎用达芦那韦,有肝功能降低及伴随疾病或其他治疗增加的可能性(见药代动力学部分)。
12、药物过量:达芦那韦/利托那韦急性过量用药经验有限。达芦那韦口服液3200mg或片剂1600mg单次剂量与利托那韦联合使用时,在健康志愿者中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达芦那韦过量时没有特殊的解毒药。达芦那韦过量的治疗主要是一般支持疗法,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临床状态的观察。如果有指征,可通过呕吐或胃部灌洗来清除未吸收的活性药物。也可使用活性炭去除未吸收的活性药物。由于达芦那韦与蛋白质高度结合,透析对活性药物的完全清除可能没有帮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