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米格列奈钙药品名称拼音: Migelienaigai药品概述: 米格列奈钙,西药名。常用...
养生
药品名称: 米格列奈钙
药品名称拼音: Migelienaigai
药品概述:
米格列奈钙,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为糖尿病用药。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仅限用于经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在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糖尿病用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33.15元-73.18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米格列奈钙。
性状:
(1)米格列奈钙片:白色或类白色片。
(2)米格列奈钙胶囊: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颗粒。
适应状:
本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仅限用于经饮食、运动疗法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或在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米格列奈钙片:
1、餐前5分钟内口服,通常成人每次10mg,每日3次。
2、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酌情调整剂量。
米格列奈钙胶囊:餐前5分钟内口服。通常成人每次10mg,每日3次。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酌情调整剂量。
规格:
(1)米格列奈钙片:5mg。
(2)米格列奈钙胶囊:10mg。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25℃以下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米格列奈钙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1942015。
(2)米格列奈钙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1272009。
不良反应(副作用):
1、据国外文献报道:在临床试验总病例1703例中,报告发生不良反应366例(21.5%)。主要为低血糖症状(5.8%),其他包括体重增加(1.9%)、腹胀(1.2%),便秘(1.3%),腹泻(0.74%)、浮肿(1.6%)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痛(0.67%)等。此外,临床检查值异常在总病例1692例中出现345例(20.4%)。主要包括BNP升高(10.5%)、丙酮酸升高(6.4%),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3.2%),乳酸升高(3.0%),ALT升高(2.1%),游离脂肪酸升高(1.41%)等。肌酸磷酸激酶升高(3.1%)等。
2、严重不良反应:
(1)心肌梗塞(0.1%):有报告本品给药时发生心肌梗塞症状,给药时应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时应立即终止使用,并作适当处理。
(2)低血糖:可能发生低血糖症状(眩晕,饥饿感,颤抖,乏力,出冷汗,意识丧失等)。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采取给予蔗糖,葡萄糖,或饮用富含葡萄糖的清涼饮料等适当处理措施。但是,在联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引起低血糖时,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延迟二糖类的消化吸收,故不得给予蔗糖,而应采取给予葡萄糖等适当措施。此外,可考虑减量至每次5mg,并慎重给药。
(3)肝功能不全,可能发生伴随AST(GOT)、ALT(GPT)、γ-GTP显著升高的肝功能不全,应密切观察,如出现异常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处理措施。
(4)其它不良反应详见说明书。
药品禁忌:
下列患者应禁用本品:
1、严重酮症,糖尿病性昏迷或昏迷前期,1型糖尿病患者(因必须输液及使用胰岛素迅速降低高血糖,所以不适于使用本品)。
2、严重感染,围手术期,重度外伤患者(因必须使用胰岛素迅速控制血糖,所以不适于使用本品)。
3、对本品成份有过敏史的患者。
4、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
药物相互作用:
1、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盐酸四环素,盐酸美满霉素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肾上腺素:抑制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及促进肝脏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
3、胰岛素制剂、双胍类制剂(盐酸二甲双胍等)、α-糖苷酶抑制剂(如伏格列波糖等)、胰岛素增敏剂(如盐酸匹格列酮):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理作用相加,导致降血糖作用的增强。
4、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等):抑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以及抑制结合物代谢。与阿司匹林(单次给予1500mg)合用时有影响的可能性,低剂量(阿司匹林单次给予300mg)时则无影响。
5、安妥明等、磺胺类(如磺胺甲噁唑等):抑制药物同血浆蛋白的结合并抑制药物代谢。
6、β-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及增强外周胰岛素敏感性而导致血糖降低。
7、蛋白质同化激素(如美雄诺龙等):蛋白质同化激素仅对糖尿病患者有降低血糖协同作用,抑制药物代谢,排泄延迟。
8、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等):促进肝脏糖异生,降低外周胰岛素的敏感性。
9、卵胞激素(如雌二醇等):作用机制不明确,推测可能引起可的松分泌变化,组织对糖的利用发生变化,生长激素过度分泌,肝功能发生变化等因素。
10、烟酸: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同化作用。
11、异烟肼:糖代谢障碍引发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12、吡嗪酰胺:作用机制不明确,有文献报道称血糖难以控制。
13、吩噻嗪类制剂(如氯丙嗪等):从肾上腺中释放肾上腺素的增加,抑制胰岛素释放。
14、利尿剂(如苯噻嗪类利尿药,氯噻酮,利尿酸等):使血钾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全,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15、苯妥英: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16、甲状腺激素、硫酸胍乙啶:给药初期,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刺激β受体作用,促进糖异生、糖原分解导致高血糖,长期则儿茶酚胺耗竭转为低血糖。
注意事项:
1、一般注意事项:
(1)本品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从事高空作业,汽车驾驶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如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使用蔗糖、葡萄糖或饮用富含葡萄糖的饮料等方法处理。但是,在联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引起低血糖时,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延迟二糖类的消化吸收,故不得给予蔗糖,而应采取给予葡萄糖的处理措施。
(2)本品给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糖,密切观察,本品给药2-3个月效果仍不明显可考虑变更治疗方法。
(3)本品给药过程中存在需要停药或减量的情况,此外,还可能由于患者不重视或合并感染等因素导致效果不足或失效。故应在密切观察食物摄取量、血糖值、以及是否存在感染因素等的基础上,即时决定是否适合继续给药,选择给药剂量、以及更适当的药物等。
(4)本品可迅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其作用位点与磺酰脲类制剂相同,但与磺酰脲类制剂对血糖控制的协同作用及安全性尚未确认,故不可与磺酰脲类制剂合用。
(5)使用本品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低血糖症状并进行及时处理,特别是和胰岛素联合用药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加,为降低发生低血糖风险应减少胰岛素用量。
(6)应用本品前,先通过饮食治疗,如果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再服用本品。
(7)空腹血糖126mg/dL或餐后1-2小时超过200mg/dL可以服用本品。
(8)本品与盐酸吡格列酮45mg/日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未经确认。
(9)本品与胰岛素或GLP-1受体激活剂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确认。
2、下列患者应慎用本品:
(1)肝功能不全患者(肝脏是本品的主要代谢器官之一,因此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此外,有使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2)肾功能不全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血浆中药物原形消除半减期延长的报道,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
(3)以下患者或状态: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报告发生心肌梗塞)。脑垂体功能不全或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腹泻,呕吐等胃肠功能不全患者(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营养不良,饥饿,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身体虚弱(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剧烈运动(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过度饮酒者(有诱发低血糖的可能)。老年患者(老年患者通常生理机能低下)。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妇女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禁用本品。
(2)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4、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5、老年用药:老年患者通常生理机能低下,应根据症状从低剂量开始(每次5mg)用药并注意监测血糖值,慎重给药。
6、药物过量:尚无相关的研究资料。药物过量可能增强降血糖作用,出现低血糖症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