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普拉曲沙药品名称拼音: Pulaqusha药品概述: 普拉曲沙,西药名。常用剂型为注射剂...
养生
药品名称: 普拉曲沙
药品名称拼音: Pulaqusha
药品概述:
普拉曲沙,西药名。常用剂型为注射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型淋巴瘤(PTCL),批准该适应证是基于本品治疗PTCL的总反应率,但尚无证据证明本品能够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或总体生存率。
药品类型-1: 西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暂无参考价格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普拉曲沙。
性状:
本品一般为注射剂。
适应状:
本品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型淋巴瘤(PTCL),批准该适应证是基于本品治疗PTCL的总反应率,但尚无证据证明本品能够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或总体生存率。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1、推荐剂量用法:7周为一治疗周期,前6周每周1次,一次30mg/m2,3-5min内静脉注射,首次注射本品10天前至末次注射后30天内,一日需口服叶酸1.0-1.25mg,同时于首次注射前10周,肌内注射1mg维生素B1,此后每810周注射1次,以后可以在给予本品的同一天内注射。
2、剂量调整:给予本品前,黏膜炎≤1级,首次给药前血小板计数≥100000/μl,以后一次给药前血小板计数≥50000g,且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000/μl才能开始治疗。
3、根据黏膜炎调整剂量:
(1)首次出现2级黏膜炎反应,暂停治疗,直至恢复至1级时,重新以原剂量开始。
(2)再次出现2级黏膜炎反应,暂停治疗,直至恢复至1级时,重新以20mg/m2剂量开始。
(3)出现3级黏膜炎反应,暂停治疗,直至恢复至1级时,重新以20mg/m2剂量开始。
4、根据血液毒性调整剂量:
(1)从给药当天起连续一周血小板计数低于50000/μl,暂停治疗恢复后,以原剂量开始治疗
(2)从给药当天起连续两周血小板计数低于50000/μl,暂停治疗恢复后,以20mg/m2的剂量开始。
(3)从给药当天起连续三周血小板计数低于50000/μl,应停止治疗。
(4)从给药当天起连续一周ANC介于500-1000/μl无发热,应暂停治疗,恢复后,以原剂量开始。
(5)从给药当天起持续1周ANC介于5001000H1并伴有发热或ANC低于500-1000/μl,应暂停治疗,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E)支持治疗,恢复≥1000/μl后,在GCSF或GM-CSE支持下,以原剂量开始。
(6)从给药当天起持续2周ANC介于500-1000/μl并伴有发热或ANC低于500/μl,或第二次出现上述情况,应暂停治疗,给予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E)支持治疗,恢复至≥1000/μl后,在GCSF或GM-CSF支持下,以20mg/m2的剂量开始。
(7)从给药当天起持续3周出现ANC介于500-1000/μl并伴有发热或ANC低于500/μl,或第3饮次出现上述情况,应停止治疗。
5、根据其他相关毒性调整剂量:
(1)给药当天出现3级毒性,暂停治疗,恢复后从20mg/m2的剂量开始。
(2)给药当天出现4级毒性,停止治疗。
6、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前肉眼观察药液是否变色及有不溶性颗粒,如有,不能使用。
(2)抽取本品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本品不必稀释
(3)本品不含防腐剂且为一次性使用制剂,剩余药液不得再用。
(4)本品未拆包装于室温可保存72h,超过时限不可使用。
规格:
注射液:20mg/1ml;40mg/2ml。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存于28℃。
有效期: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常见不良反应:黏膜炎(70%)、血小板减少症(41%)、恶心(40%)和乏力(36%)。
2、其次是贫血(34%)、便秘(33%)、发热(32%)、水肿(30%)、咳嗽(28%)、鼻衄(26%)、呕吐(25%)、中性粒细胞减少(24%)、腹泻(21%)、呼吸困难(19%)、食欲缺乏(15%)、低钾血症(15%)、皮疹(15%)、癌痒(14%)、咽痛(14%)、肝功能异常(13%)和腹痛(12%)。
3、严重不良反应:44%的患者(n=49)在研究中或在末次给药后30天内经历过严重不良事件。不考虑因果关系,最常见的(>3%)严重不良事件为发热、黏膜炎、脓毒症、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伴发热、脱水、呼吸困难和血小板减少症。
药品禁忌:
1、本品可能对胎儿造成致命伤害,因此妇女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妊娠期妇女禁用。
2、本品是否经人乳汁分泌尚不确定。由于很多药物可通过乳汁排泄,故考虑本品可能对哺乳幼儿造成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应权衡本品对其重要性,选择停药或停止哺乳。
3、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定。
药物相互作用:
1、体外试验研究表明,本品不是CYP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基于CYP发生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
2、在1期临床研究中,与丙磺舒同服,增加丙磺舒剂量可导致本品清除的延迟,增加其在体内的停留。由于肾清除占本品总清除的约34%,故同服影响肾清除率的药物(非留体抗炎药、甲氧苄啶、磺胺甲嗎唑)可延缓本品的清除。
注意事项:
1、使用本品时应同时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2,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性。
2、用药过程中需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及黏膜炎症状,一旦有异应立即采取措施。
3、本品应在取得抗恶性肿瘤药物使用资格的医师监督下使用。使用地点必须有足够的诊断治疗设施,如需要可处理并发症。
4、本品是具有细胞毒性的抗癌药,当配制、处置和给药的时候应谨慎,建议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干净。如果接触到黏膜,须用大量水清洗。
5、尚无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研究,但对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增加剂量的患者应监测肾功能和全身毒性反应。
6、本品治疗后需要观察肝功能。持续肝功能异常是肝功能受损的标志,需要调整剂量并监测肝功能。
7、尚无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资料。临床试验排除了总胆红素>1.5mg/d、AST或ALT超过正常上限(ULN)2.5倍的患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