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insicly evisculate emerging cutting edge scenarios redefine future-proof e-markets demand line
关注养生,呵护健康,从每天开始 传承千年中医智慧
100.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 〔玉竹麦门冬汤〕甘寒法。 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气者加生扁豆。气虚者加人参。 1...养生
100.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 〔玉竹麦门冬汤〕甘寒法。 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气者加生扁豆。气虚者加人参。 1...
100.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
〔玉竹麦门冬汤〕甘寒法。
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气者加生扁豆。气虚者加人参。
101.胃液干燥,外感已净者,牛乳饮主之。
此以津血填津血法也。
〔牛乳饮〕甘寒法。
牛乳〔一杯〕,重汤炖热,顿服之,甚者日再服。
102.燥证气血两燔者,玉女煎主之。
汪按: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其有湿未退而燥已起,及上燥下湿,下燥上湿者,俱见湿门。
《温病条辨》目录
温病条辨
输入邮箱,获取最新健康养生资料与限时优惠 👇
✅ 100% 安全无垃圾邮件 | 已有 2,354 位订阅者
获取最新的健康生活技巧、饮食建议和养生知识,直达您的邮箱。
版权所有 © 健康源 。保留所有权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