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地高辛药品名称拼音: Digaoxin药品概述: 地高辛,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口服溶...
养生
药品名称: 地高辛
药品名称拼音: Digaoxin
药品概述:
地高辛,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口服溶液、酏剂、注射液等。为强心药。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等。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强心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0.79元-8.05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地高辛。
性状:
地高辛片:白色片。
地高辛口服溶液:微黄色澄明液体;味甜,略有醇味。
地高辛酏剂:微黄色澄明液体;味甜,略有醇味。
地高辛注射液: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状:
地高辛片: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等。
地高辛口服溶液:用于婴儿及儿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室上性心律失常。
地高辛酏剂:用于治疗婴儿及儿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室上性心律失常。
地高辛注射液:
1、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
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地高辛片:
口服。
1、成人常用量:常用0.125-0.5mg,每日一次,7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若达快速负荷量,可每6-8小时给药0.25mg,总剂量0.75-1.25mg/日;维持量,每日一次0.125-0.5mg。
2、小儿常用量:本品总量,早产儿0.02-0.03mg/kg;1月以下新生儿,0.03-0.04mg/kg;1月-2岁,0.05-0.06mg/kg;2-5岁,0.03-0.04mg/kg;5-10岁,0.02-0.035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本品总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维持量为总量的1/5-1/3,分2次,每12小时1次或每日1次。在小婴幼儿(尤其早产儿)需仔细滴定剂量和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心电图。近年通过研究证明,地高辛逐日给予一定剂量,经6-7天能在体内达到稳定的浓度而发挥全效作用,因此,病情不急而又易中毒着者,可逐日按5.5μg/kg给药,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中毒发生率。
地高辛口服溶液:
1、对肾功能正常的患儿按体重给出洋地黄化量的地高辛酏剂的用量:口服。饱和量总量,<2岁,0.06-0.08mg/kg(相当于酏剂1.2-1.6ml/kg),>2岁,0.04-0.06mg/kg(相当于酏剂0.8-1.2ml/kg);分3-6次完成饱和。以后用上述量的1/4为每日维持量。
2、早产儿和新生儿宜用1/3或1/2量。
3、如出现心律失常等中毒现象,应停药或加服氯化钾。
地高辛酏剂:
1、对肾功能正常的患儿,按体重给出洋地黄化量的地高辛酏剂的用量。口服。饱和量总量,<2岁,0.06-0.08mg/kg(相当于酏剂1.2-1.6ml/kg),>2岁,0.04-0.06mg/kg(相当于酏剂0.8-1.2ml/kg);分3-6次完成饱和。以后用上述量的1/4为每日维持量。
2、早产儿和新生儿宜用1/3或1/2量。
3、如出现心律失常等中毒现象,应停药或加服氯化钾。
地高辛注射液:
静脉注射。
1、成人常用量,0.25-0.5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以后可用0.25mg,每隔4-6小时按需注射,但每日总量不超过1mg;不能口服者需静脉注射,维持量,0.125-0.5mg,每日1次。
2、小儿常用量,按下列剂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
(1)早产新生儿按体重0.015-0.025mg/kg;足月新生儿按体重0.02-0.03mg/kg;1月-2岁按体重0.04-0.05mg/kg;2-5岁按体重0.025-0.035mg/kg;5-10岁按体重0.015-0.03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
(2)维持量:洋地黄化后24小时内开始。早产新生儿为洋地黄化总量的20%-30%,分2-3次等份给予;足月新生儿、婴儿和10岁以下小儿,为洋地黄化总量的25%-35%,分2-3次等份给予;10岁或10岁以上,为洋地黄化总量的25%-35%,每日1次。在小婴幼儿(尤其早产儿)需仔细滴定剂量和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心电图。
规格:
地高辛片:0.25mg。
地高辛口服溶液:30ml:1.5mg;100ml:5mg。
地高辛酏剂:0.005%。
地高辛注射液:2ml:0.5mg。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地高辛片: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地高辛口服溶液: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三增补本。
地高辛酏剂:国家药品标准(试行)WS-138(X-122)-97。
地高辛注射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促心律失常作用﹑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
2、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色视”,如黄视、绿视、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
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寻麻疹(过敏反应)。
4、在洋地黄的中毒表现中,促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约占促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2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儿可有P-R间期延长。
药品禁忌:
1、与钙注射剂合用。
2、任何强心苷制剂中毒。
3、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应用)。
5、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6、慎用于:低钾血症、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炎、肾功能损害、酒精过敏。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合用,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2、螺内酯可延长本品半衰期。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
4、吲哚美辛可使本品半衰期延长,需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
5、与肝素同用,能部分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应注意调整肝素用量。
6、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如布美他尼、依他尼酸等合用时,可因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
7、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泻吸附药如白陶土、果胶、考来烯胺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柳氮磺吡啶或新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合用时,可抑制洋地黄强心苷吸收。
8、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合用时,可导致心律失常。
9、有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血钾正常的洋地黄化患者不应同时应用钾盐,但噻嗪类利尿剂与本品合用时,应防止低钾血症。
10、β受体阻滞剂与本品合用,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的可能。但并不排除β阻滞剂用于洋地黄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11、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约一倍,两药合用时应酌减地高辛用量1/2-1/3。
12、洋地黄化时静脉用硫酸镁应极其谨慎,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
13、红霉素可增加本品在胃肠道的吸收。
注意事项:
对窦性心律的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地高辛能增加射血分数,改善左室功能,预防病情恶化,但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功能不全(尤其首日发病)应慎用。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
1、血压、心律及心率。
2、心电图。
3、心功能监测。
4、电解质尤其钾、钙、镁。
5、肾功能。
6、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如地高辛血药浓度在2.0-2.5ng/ml以上,应警惕洋地黄过量毒性反应。
(1)患者2-3周前未应用洋地黄类制剂者,必要时可考虑给予负荷量。
(2)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地高辛,应选用洋地黄毒苷。
(3)应用洋地黄患者常对电复律极为敏感,应高度警惕。
(4)透析不能从体内迅速去除本品。
(5)在本品引起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不宜补钾。
(6)老年及虚弱者在常用剂量及血药浓度时就可有中毒反应。
(7)婴幼儿要在血药浓度及心电监测下增加剂量。
(8)半衰期较短的本品(半衰期平均为36小时),每日口服0.25㎎,经5个半衰期(约6-8日)可达到洋地黄化血药浓度的96%。
(9)如仍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可适当增加剂量。如病情较急,为较快达到有效浓度,仍需先给负荷量,但剂量需个体化;当患者由强心苷注射液改为本品时,为补偿药物间药代动力学差别,需要调整剂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