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盐酸哌罗匹隆药品名称拼音: Yansuan Pailuopilong药品概述: 盐酸哌罗...
养生
药品名称: 盐酸哌罗匹隆
药品名称拼音: Yansuan Pailuopilong
药品概述:
盐酸哌罗匹隆,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为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抗精神病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78.00元-98.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哌罗匹隆。
性状:
盐酸哌罗匹隆片:本品为白色片。
适应状:
本品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盐酸哌罗匹隆片:
1、饭后口服。成人初始剂量为每次4mg,每天3次,依反应逐渐增加剂量。
2、维持量每日12-48mg,分3次于饭后服用。
3、根据年龄和症状适当增减剂量,每日最大用量不得超过48mg。
规格:
盐酸哌罗匹隆片:4mg。
储藏方法:
密封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盐酸哌罗匹隆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3992008。
不良反应(副作用):
据国外研究数据,哌罗匹隆在日本获准上市前的研究中,429例中有267例(62.2%)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静坐不能109例(25.4%),震颤65例(15.2%),肌强直52例(12.1%),构音障碍45例(10.5%)等锥体外系症状,失眠93例(21.7%),困倦59例(13.8%)等精神神经症状。临床实验室检查异常有催乳素升高27.5%(28例/102例),CK(CPK)升高7.2%(23例/318例),AST(GOT)升高3.4%(13例/381例),ALT(GPT)升高3.4%(13例/381例)等。
1、严重不良反应:
(1)恶性综合征(不足0.1%-5%):出现运动不能性哑症、强烈肌强直、吞咽困难、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出汗等表现。发热时须停药,降温、补充水分,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本症发病时,多有白细胞增加、血清CK(CPK)上升的情况,也有伴随肌红蛋白尿的肾功能降低的情况。持续高热,有发展恶化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脱水症状及急性肾竭而死亡的情况。
(2)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足0.1-5%):长期给药会出现嘴部的不随意运动,停药后仍然可能持续,因此要充分观察,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对症处置。
(3)麻痹性肠梗阻(发生率不明):引起肠麻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明显便秘、腹部饱胀或弛缓以及肠内物质的滞留等症状),会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因此出现肠麻痹时,应停药。由于本品在动物实验(狗)中具有止吐作用,考虑到会使恶心、呕吐反应不显现,应加以注意。
(4)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不足0.1-5%):出现过伴有低钠、低渗血症,尿中钠排泄量增加,高渗尿,惊厥,意识障碍等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应停药并进行适当的处置,如限制摄取水分等。有报导抗精神病药的大剂量、长期给药是出现SIADH的危险因素。
(5)惊厥(发生率不明):出现过惊厥,在认为异常时,停药并给予适当的处置。
(6)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不明):出现过横纹肌溶解症,如出现肌肉痛、无力、CK(CPK)上升、血中及尿中肌红蛋白上升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处置。应注意避免横纹肌溶解症引起的急性肾竭发生。
10、其他不良反应:在确定有如下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减量、停药及对症治疗。
(1)心动过速、胸闷、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室性早搏、心动过缓、血压上升。
(2)帕金森综合征(震颤、肌强直、流涎、面具样面容、缄默少动等)、静坐不能、运动障碍(构音障碍、急性张力障碍反应、吞咽困难、步行障碍等)。
(3)肝脏:AST(GOT)、ALT(GPT)、ALP、g-GTP上升。
(4)眼: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角膜糜烂。
(5)过敏症:皮疹、红斑。
(6)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亢进、腹部不适、腹泻、腹痛、便秘、食欲减退。
(7)泌尿系统:排尿困难、尿频。
(8)血液系统:白细胞增加、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加、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增加、血红蛋白减少、血细胞密度增加、血细胞密度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分类异常。
(9)神经系统:失眠、困倦、焦躁不安、眩晕不稳、过度镇静、自杀企图、惊厥发作、幻觉、妄想、躁狂、冲动行为、思维异常、精神病症状加重、兴奋、易激惹、头重、头痛、抑郁状态、眼睑下垂、耳鸣、头部异常感、手麻。
(10)其他:无力感、出汗、发热、面部潮红、射精障碍、心情不好、鼻塞、咳痰、体重增加、水中毒、多饮症、胆固醇总量降低、血浆蛋白总量降低、血清钠降低、血清氯降低、蛋白尿、糖尿、尿胆素原升高。
充分观察,确定有异常时,减量或中止给药。
药品禁忌:
1、昏迷状态的患者禁用(本品可能会加重昏睡状态)。
2、对本品的成份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3、受巴比妥酸衍生物等中枢神经抑制剂强烈影响的患者禁用(本品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4、正在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患者禁用(本品可逆转肾上腺素的作用,引起血压下降)。
药物相互作用:
1、严禁与肾上腺素合用。
2、与降压药合用时,因有相互增强降压作用的可能性,要慎重给药,如减量等。
3、与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合用时,易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或锥体外系症状。
4、与中枢神经抑制剂(巴比妥酸衍生物)合用时。因有相互增强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情况,要慎重给药,如减量等。
5、与多巴胺能药物(左旋多巴制剂、甲磺酸溴隐亭)合用时。因有相互减弱作用的情况,要慎重给药,如减量等。
6、与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合用时,可能会相互增强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要充分观察,慎重给药。
7、与P450的3A4酶选择性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时,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要充分观察,慎重给药。
8、与通过P450的3A4酶代谢的药物(西沙必利、三唑仑)合用时,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要充分观察,慎重给药。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
(1)肝肾损害患者(发现肝、肾损害动物(大鼠)模型中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
(2)患有心血管疾病、低血压或怀疑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有时会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3)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会加重锥体外系症状)。
(4)癫痫等痉挛性疾病患者或有既往病史患者(可能会降低痉挛阈值)。
(5)药物过敏症患者。
(6)伴有脱水、营养不良状态等的身体疲弱患者(易引起恶性综合征)。
(7)有既往自杀企图和自杀念头的患者(可能会使症状恶化)。
(8)有糖尿病或既往史的患者、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糖、肥胖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过血糖值上升)。
2、需注意事项:
(1)由于伴随恶性综合征出现的CK(CPK)上升、且有本品使CK(CPK)升高的情况,在充分观察认为有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中止给药等适当的处置。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中,也有剂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出现恶性综合征的报导。
(2)由于本品可能引起困倦,导致注意力、集中力及反射运动能力等降低,注意不要让正使用本品的患者从事驾驶等伴有危险的机械操作。
(3)由于本品会导致兴奋、运动失调、紧张和冲动控制障碍等阳性症状加重,需注意观察,一旦出现症状恶化,需采取适当处理,采用其他治疗措施。
(4)由于本品在动物(犬)实验中具有止吐作用,可能会掩盖其他药物中毒或肠梗阻、脑瘤等疾病引起的呕吐症状,应加以注意。
(5)由于食物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建议餐后服用(空腹时给药的吸收情况较进食后给药低)。由于本剂易被肝酶代谢,血中浓度易于变化,特别是在肝和肾损害的患者、高龄患者、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代谢抑制剂并用的患者体内,有血药浓度升高的可能,因此要充分观察,慎重给药。
(6)有报道服用本品治疗时曾发生不明原因的猝死。伴有老年痴呆症的精神行为患者死亡率增高风险。国外文献报道对认知障碍有关的精神病高龄患者的17例临床试验中,与本药同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的死亡率比安慰剂组高1.6-1.7倍。
(7)动物(雌性大鼠)的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mg/kg以上的剂量可致骨量(骨密度)减少,病理显示骨量减少。这些发现被认为是由于催乳激素上升而引起的雌激素分泌受到抑制所致,其他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等)中也有同样的现象。
临床应用:
1、郝旭光通过对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的效果明显,可以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139-141.)
2、卫步霄通过对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结论使用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21-22.)
3、张益磊通过研究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出结论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精神科优先选择使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14025.)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