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别嘌醇药品名称拼音: Biepiaochun药品概述: 别嘌醇,西药名。常用剂型为片剂、...
养生
药品名称: 别嘌醇
药品名称拼音: Biepiaochun
药品概述:
别嘌醇,西药名。常用剂型为片剂、胶囊剂。为抗痛风药。本品医保类型为:别嘌醇片为医保甲类;别嘌醇缓释片、别嘌醇缓释胶囊为医保乙类。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抗痛风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29.30元-249.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别嘌醇。
性状:
(1)别嘌醇片:白色片。(2)别嘌醇缓释片:白色或类白色片。(3)别嘌醇缓释胶囊:内容物为淡黄色球型微粒。(4)复方别嘌醇片:类白色片。
适应状:
别嘌醇片、别嘌醇缓释片、别嘌醇缓释胶囊:
1、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2、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
3、痛风石。
4、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5、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复方别嘌醇片:
用于血尿酸值≥7.5mg/dl(442.5Mmol/L),且经控制饮食不能纠正的各类高尿酸血症。因尿酸升高而引起的临床并发症,特别是有症状的痛风。各种原因所致血尿酸升高的疾病(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别嘌醇片:
口服。
1、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
2、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每次50mg,一日1-3次;6-10岁,一次100mg,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
别嘌醇缓释片:
口服,剂量应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及生化检查结果(如血尿酸和尿尿酸)来决定。一般平均剂量为每天一片,可酌情调整。
别嘌醇缓释胶囊:
口服,每日1次,每次0.25g。
复方别嘌醇片:
原则上以低剂量开始治疗,成人一般剂量建议为每日1次,每次1片,饭后服用(不得咬碎药片)。当血浆尿酸有明显升高时可暂时增大剂量,最高剂量至每日2-3次,每次1片。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对有肾结石形成倾向及肾功能不正常,血清肌酐值高于1.5mg/100ml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0ml/分钟者,以单纯的别嘌呤醇制剂代替本药。
规格:
(1)别嘌醇片:0.1g。(2)别嘌醇缓释片:0.25g。(3)别嘌醇缓释胶囊:0.25g。(4)复方别嘌醇片:每片含别嘌醇100mg,苯溴马隆20mg。
储藏方法:
密闭、遮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别嘌醇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2)别嘌醇缓释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19022004。(3)别嘌醇缓释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098)-2011Z。(4)复方别嘌醇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9742009。
不良反应(副作用):
1、皮疹: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如皮疹广泛而持久,及经对症处理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时必须停。
2、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3、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或贫血或骨髓抑制,均应考虑停药。
4、其他有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血管炎等。
5、国外曾报道数例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发生原因未明的突然死亡。
6、本品可导致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药物超敏综合征、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
7、在开始治疗时,由于尿酸石溶解,可能出现痛风急性发作。
8、苯溴马隆可使尿酸排泄增高,可能出现尿酸结晶或结石在肾及尿路中形成。
9、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不减量使用,可能出现血管炎,并伴有皮肤和肾脏损害,可发现发热,肌肉、关节疼痛,过敏性肾或皮肤损害(如多型性红斑和LYELLS综合征),外周神经炎,血象改变,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结膜炎和脱发。
10、其它可见暂时性阳痿、尿急、尿多、黄嘌呤结石。
药品禁忌:
1、对别嘌醇、苯溴马隆及/或溴化物过敏者。
2、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1.5mg/100ml)者。
3、有肾结石形成倾向者(肾结石体质)。
4、严重肝损害。
5、痛风急性发作期。
6、妊娠和哺乳期。
7、14岁以下儿童。
8、以往有造血功能障碍病史者需作特殊仔细的医学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氯噻酮、依他尼酸、呋塞米、美托拉宗、吡嗪酰胺或噻嗪类利尿剂均可增加血清中尿酸含量。控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时,应用本品要注意用量的调整。对高血压或肾功能差的患者,本品与噻嗪类利尿剂同用时,有发生肾功能衰竭及出现过敏的报道。
2、本品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同用时,皮疹的发生率增多,尤其在高尿酸血症患者。
3、本品与抗凝药如双香豆素、茚满二酮衍生物等同用时,抗凝药的效应可加强,应注意凝血酶原时间并调整抗凝剂剂量,以防不正常出血。
4、本品与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同用时,因本品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延长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的半衰期,使其疗效增加2-4倍,毒性增大,故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的用量一般要减少至常用量的1/4-1/3。
5、本品与环磷酰胺同用时,对骨髓的抑制可更明显。
6、本品与尿酸化药同用时,可增加肾结石形成的可能。
7、本品与茶碱合用,抑制肝脏多种药酶的活性,使茶碱的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增加,并延长茶碱的作用。
8、其它抗痛风药合用:
(1)丙磺舒:别嘌醇与丙磺舒合用,能增强机体排除尿酸到体外的能力,两者合用,作用相加。
(2)保太松:保太松及其代谢产物γ-羟基保太松有排尿酸作用,但它本身毒副作用太大,小剂量应用时也有抑制尿酸分泌的作用,故别嘌醇不宜与保太松合用。
(3)秋水仙碱:别嘌醇由于治疗初期在阻断黄嘌呤转变为尿酸的同时,还可引起尿酸在体内快速重新分布,诱导急性痛风发作;而秋水仙碱作用于关节腔及体腔的各连接组织,能缓解急性痛风的关节痛、炎症和肿胀,降低痛风的严重度和发作频率。两者合用,特别是治疗初期,能有效地抑制急性痛风的发作。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能控制痛风关节炎急性炎症症状,不能作为抗炎药使用。因为本品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时可再次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
2、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应用。
3、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
4、本品用于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过多,或有痛风石、或有泌尿系结石及不宜用促尿酸排出药者。
5、本品必须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
6、与排尿酸药合用可加强疗效。不宜与铁剂同服。
7、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
8、有肾、肝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谨慎用药,并应减少一日用量。
9、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10、如果出现任何皮肤反应或其他超敏反应体征应当立即停药,及时到皮肤科诊治;有肾或肝损害的应减少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应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2、儿童用药:剂量应酌情调整。
13、老年用药:应谨慎用药,并应减少一日用量。
14、药物过量:无可靠参考文献,请遵医嘱。
临床应用:
1、黎明娟,杨才萍,黄静祎通过肾衰宁片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中,肾衰宁片与别嘌醇联用有协同作用不仅可降低BUN、Cr水平,还可降低BUA、24h尿蛋白定量,提高GFR,而且不良反应少。(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38-139.)
2、刘梅、郑峰、夏燕平、臧秀娟通过进行别嘌醇缓释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性肾病合并肾衰临床观察研究,得出结论别嘌醇缓释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性肾病合并肾衰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高尿酸血症程度,减少尿盐堆积沉淀,改善肾脏组织血液微循环,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减少肾小管损伤,减少肾小球硬化,从而抑制患者肾衰进一步发展。其临床选择优势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应用。(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09):52-53.)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