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氟芬那酸药品名称拼音: Fufennasuan药品概述: 氟芬那酸,西药名。常用剂型有胶...
养生
药品名称: 氟芬那酸
药品名称拼音: Fufennasuan
药品概述:
氟芬那酸,西药名。常用剂型有胶囊剂、软膏剂。为抗炎和抗风湿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抗炎和抗风湿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19.74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氟芬那酸。
性状:
(1)氟芬那酸胶囊:胃溶胶囊,除去胶囊内为淡绿色粉末。(2)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乳白色半透明状软膏。
适应状:
氟芬那酸胶囊:
本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本品用于非感染性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皮肤疾病。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氟芬那酸胶囊:
口服。一次1粒(0.2g),一日3次。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外用,成人每次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或遵医嘱。
规格:
(1)氟芬那酸胶囊:每粒含氟灭酸0.2g。(2)氟芬那酸丁酯软膏:10g:0.5g。
储藏方法:
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氟芬那酸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440)-2002。(2)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0572016。
不良反应(副作用):
氟芬那酸胶囊:
偶见胃部不适、腹泻、皮疹、蛋白尿、血尿、浮肿等。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本品外用后,主要不良反应为:
1、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刺痛、红斑等。
2、皮肤刺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刺激感、灼热感和干燥等。
药品禁忌:
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4、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肠胃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
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
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氟芬那酸胶囊:
1、长时间用不良反应增多,加重。
2、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不良反应增多。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1、本品仅供皮肤科外用,请勿当作眼科药物使用。
2、本品为外用药物,严禁口服。如因使用不当或误服而引起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及局部反应),可采用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毒的治疗措施。
3、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4、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5、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6、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7、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8、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9、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10、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临床前毒理研究未发现有生殖毒性等,但目前尚缺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的详细安全性研究资料,因此,不推荐孕妇使用,建议哺乳期妇女使用前要权衡利弊。
11、儿童用药:日本进行的一项74例(其中儿童患者52例)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用于特应性皮炎具有一定的安全有效性。用法用量为每日2-3次,由于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资料支持,故应慎用于儿童。
12、老年用药: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老年患者使用本品,与一般患者用药相同。
13、药物过量: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如因使用不当或误服而引起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及局部反应),可采用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毒的治疗措施。
临床应用:
1、陈国生,李耀辉,林玉辉通过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研究,得出结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联合氟芬那酸丁酯与重组人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疗效较好,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中国医药科学,2018,8(10):57-59.)
2、李奇俊通过,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的临床价值,得出结论针对常见日光相关性皮肤病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可显著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哈尔滨医药,2018,38(01):54-55.)
3、郭玉冰通过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得出结论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给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22+33.)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