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拉米夫定药品名称拼音: Lamifuding药品概述: 拉米夫定,西药名。为全身用抗病毒...
养生
药品名称: 拉米夫定
药品名称拼音: Lamifuding
药品概述:
拉米夫定,西药名。为全身用抗病毒药。用于伴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本品医保类型为:拉米夫定片、拉米夫定胶囊为医保乙类。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全身用抗病毒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42.00元-1550.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拉米夫定。
性状:
(1)拉米夫定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2)拉米夫定胶囊: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和粉末。(3)拉米夫定口服溶液: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
适应状:
本品用于伴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
用法用量:
1、本品应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00mg,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2、疗程:
(1)对于HBeAg阳性的病人,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建议应用本品治疗至少一年,且在治疗后发生HBeAg血清转换(即HBeAg转阴、HBeAb阳性),HBVDNA转阴,ALT正常,经过连续2次,至少间隔3个月检测确认疗效巩固,可以考虑终止治疗。
(2)对于HBeAg阴性的病人,尚未确定合适的疗程,在发生HBsAg血清转换或治疗无效(HBVDNA水平或ALT水平仍持续升高)者,可以考虑终止治疗。
(3)对于考虑出现YMDD变异的病人,如果其HBVDNA和ALT水平仍低于治疗前,可在密切观察下继续用药,必要时加强支持治疗。如果其HBVDNA和ALT持续在治疗前水平以上,应加强随访,在密切监察下由医师视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疗法。如果经过2次,至少间隔3个月检测确认HBeAg血清转换,HBVDNA转阴,可考虑终止治疗。对于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合并肝功能失代偿或肝硬化的病人,不宜轻易停药,并应加强对症保肝治疗。
(4)如果治疗期间HBVDNA和ALT仍持续在治疗前水平以上,治疗前HBeAg阳性的病人未出现HBeAg血清转换,提示治疗无效,可考虑终止治疗。对显示有肝脏组织学检查等其它临床指征的,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合并肝功能失代偿或肝硬化的病人,不宜轻易停药,并应加强对症保肝治疗。
(5)如果终止拉米夫定治疗,在停药后至少4个月内,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密切随访观察(随访频率根据病人情况而定),定期检测ALT和胆红素水平、HBVDNA和HBeAg情况,以防肝炎复发。4个月后,可根据临床需要继续随访病人。
3、肾功能损伤者:由于肾清除功能下降,中度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服用本品后,血清拉米夫定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有所升高。考虑到剂量调整的准确性,拉米夫定100mg片剂禁用于血清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4、肝功能损伤者:对有严重肝功能损伤者,包括晚期肝病等待接受肝移植患者的研究数据表明,除非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否则单纯肝功能不全不会对拉米夫定的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对有中度或重度肝脏损害的患者不必调整用药剂量。
规格:
(1)拉米夫定片:0.1g;0.15g;0.3g。(2)拉米夫定胶囊:0.1g。(3)拉米夫定口服溶液:5mg/ml。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30℃以下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拉米夫定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2)拉米夫定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2712011。(3)拉米夫定口服溶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在警告和注意事项中也描述了在使用拉米夫定时报告的多种严重不良事件(乳酸酸中毒和伴有脂肪变性的严重肝脏肿大,乙型肝炎的治疗后加重,胰腺炎,与药物敏感性下降和治疗反应减弱相关的病毒突变的出现)。
2、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多数患者对拉米夫定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病人中相似。详见下表。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不适和乏力,呼吸道感染、头痛、腹部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和腹泻。在中国进行的2200例IV期临床研究中还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口干1例,全身猩红热样皮疹1例,磷酸肌酸活性酶和血小板降低1例,重症肝炎住院1例。
3、在临床活动中的观察:在拉米夫定获准在临床使用期间发现了下列事件。由于这些事件来自一组样本量不详的人群的自愿报告,因此,不能对发生率做出估计。之所以收录这些事件,是因为这些事件的严重性、报告频率、可能与拉米夫定存在因果关系或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4、消化系统:胃炎。
5、内分泌和代谢:高血糖。
6、全身:无力。
7、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淋巴结病,脾肿大。
8、肝脏和胰腺:乳酸酸中毒和脂肪变性,胰腺炎,治疗结束后肝炎加重(参见警告和注意事项)。
9、过敏:过敏反应,风疹。
10、肌肉骨骼:横纹肌溶解。
11、神经系统: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
12、呼吸系统:呼吸音异常/哮鸣。
13、皮肤:脱发,瘙痒,皮疹。
药品禁忌:
对拉米夫定或制剂中其他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由于本品的药物代谢和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并主要以药物原型经肾脏清除,故与其它药物代谢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很低。
2、拉米夫定主要是以活性有机阳离子的形式清除。在与具有相同排泄机制的药物同时使用时,特别是当该药物的主要清除途径是通过有机阳离子转运系统的主动肾脏分泌时(如三甲氧苄氨嘧啶),应考虑其相互作用。其他以这种机制清除的部分药物(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经研究表明与拉米夫定无相互作用。
3、主要以活性有机阴离子形式或经肾小球滤过排出的药物与拉米夫定不会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4、拉米夫定与三甲氧苄氨嘧啶(160mg)/磺胺甲恶唑(800mg)同时服用后,可使拉米夫定的暴露量增加40%。但拉米夫定并不影响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所以除非患者有肾功能损伤,否则无须调整拉米夫定的用药剂量。
5、当拉米夫定与齐多夫定同时服用时,可观察到齐多夫定的Cmax有适度的增加,约28%,但系统生物利用度(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无显著变化。齐多夫定不影响拉米夫定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6、同时使用拉米夫定和扎西他滨时,拉米夫定可能抑制后者在细胞内的磷酸化。因此建议,不要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
7、恩曲他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拉米夫定可抑制恩曲他滨的细胞内磷酸化作用。因此,不建议联合使用拉米夫定与恩曲他滨。
注意事项:
1、拉米夫定不是一种可以根治乙型肝炎的药物。病人必须在有乙肝治疗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自行停药,并需在治疗中进行定期监测。至少应每3个月测一次ALT水平,每6个月测一次HBVDNA和HBeAg。
2、HBsAg阳性但ALT水平正常的病人,即使HBeAg和/或HBVDNA阳性,也不宜开始拉米夫定治疗,应定期随访观察,根据病情变化而再考虑。
3、到目前为止,尚无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合并丁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资料。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的病人,或同时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肿瘤化疗的病人的资料有限。
4、如果HBeAg阳性的病人在血清转换前停用本品,或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而停用药者,一些病人有可能出现肝炎加重,主要表现为HBVDNA重新出现及血清ALT升高。
5、如果停止拉米夫定治疗,应对病人的临床情况和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和胆红素水平)进行定期监测至少4个月,之后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随访。对于在停止治疗后出现肝炎复发的病人重新开始拉米夫定治疗的资料尚不充分。
6、对于有接受器官移植或晚期肝病如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病人,病毒复制的风险更大,预后较差。该组病人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得到确立。目前尚无足够的临床研究资料用以批准拉米夫定用于接受器官移植或晚期肝病如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据国外有关临床研究资料,合理应用拉米夫定可提高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在这些病人中,不宜停用拉米夫定。但作为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不能逆转肝脏结构终末期的改变及其并发症,因此对这些病人还应考虑其它(包括肝移植的)更有效的治疗。对于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发感染的患者,如果正在接受或打算接受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合并治疗,应维持拉米夫定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推荐剂量(通常每次150mg,每日2次给药,同时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合用)。对于并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但不需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如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有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突变的可能。
7、目前尚无贺普丁用于孕妇的资料,故仍应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
8、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关于拉米夫定对驾驶或操作机械能力影响的研究。另外,对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结果也不能准确预测拉米夫定对这些活动有不良影响。
9、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妊娠3个月内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妊娠3个月以上的患者使用本品需权衡利弊。
(2)哺乳期妇女:哺乳妇女服用本品时暂停哺乳。
10、儿童用药:在中国尚无儿童使用拉米夫定的数据。
11、老年用药:参见成人用法用量。
12、药物过量:在有限的关于人类急性服用过量药物的资料中,没有死亡发生,且患者均已康复。过量服用后未见特殊的体征和症状。虽然对此尚无相关的研究,如果发生了药物过量,要对患者进行监护,并按要求给予常规的支持性治疗。因为拉米夫定可透析清除,所以当用药过量且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时,可采取连续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临床应用:
1、林永年、何秀华、高艺鹏等通过进行替诺福韦片联合拉米夫定片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替诺福韦片联合拉米夫定片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5):1822-1824.)
2、马万柱、沈阳阳通过进行比较阿德福韦酯片与拉米夫定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远期疗效研究,得出结论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拉米夫定片。(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3):165+172.)
3、马红丽、李建维、刘安等通过进行基于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片方案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得出结论基于双夫定片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疗效,耐受性好。在发展中国家和资源有限地区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08):605-607.)
4、黄桂通过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作用,得出结论在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7):45+74.)
5、柯辉,陈都红,胡艳萍通过拉米夫定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干扰素无应答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百令胶囊可产生药物协同作用,拉米夫定抑制DNA复制、减轻HBV对肝细胞的炎性破坏;百令胶囊可提高SOD和GSH活性、抑制HBV繁殖时的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来达到护肝降酶抗HBV作用,较单一用药疗效更好。(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04):209-211.)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