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舒巴坦药品名称拼音: Shubatan药品概述: 舒巴坦,即舒巴坦钠,西药名。为β内酰胺...
养生
药品名称: 舒巴坦
药品名称拼音: Shubatan
药品概述:
舒巴坦,即舒巴坦钠,西药名。为β内酰胺酶抑制药。本品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感染、耳鼻喉科感染、腹腔和盆腔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β内酰胺酶抑制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0.99元-50.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舒巴坦钠。
性状: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注射用舒巴坦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有特臭。
适应状:
1、本品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典型的适应症包括:鼻窦炎、中耳炎、会厌炎、细菌性肺炎等上、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腹膜炎、胆囊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等腹腔内感染;细菌性菌血症;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淋球菌感染。
2、在围手术期,也可注射本品以降低腹部和盆腔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伤口感染可继发腹膜感染。在终止妊娠或行剖腹产手术时,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作为预防用药以减少手术后发生脓毒血症的危险。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1、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肌肉或静脉注射。稀释溶液详见说明书。
2、静脉注射时,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应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其它相容溶液配制。为确信完全溶解,应等到泡沫消失后肉眼看不见药粉为止。此剂量可用于静脉推注,推注时间应超过3分钟,或增加稀释液的容量,静脉滴注给药,滴注时间应超过15-30分钟。
3、经胃肠外给药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用于深部肌肉注射。如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药粉可用0.5%无水盐酸利多卡因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配制。
4、成人用法: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日常用剂量为1.5-12g,分等量每6或8小时注射一次,每日舒巴坦的最大剂量为4g。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每12小时注射一次。
5、轻度感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每日剂量为1.5-3(0.5+1至1+2)g。
6、中度感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每日最大剂量6(2+4)g。
7、重度感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每日最大剂量最大剂量12(4+8)g。
8、可根据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肾功能情况增加或减少给药的次数。治疗通常持续到患者退热或其他异常体征恢复正常后48小时。一般情况下应治疗5-14天,但在遇到严重病例时可延长疗程或另外加用氨苄西林。
9、在治疗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感染时,应注意1500mg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约含115mg(5mmol)的钠盐。
10、用于预防手术感染时,应在患者麻醉诱导期给予1.5-3g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以使药物在手术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有效的血清与组织浓度。此剂量可每6–8小时重复给药;通常在主要手术过程后24小时停药,除非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用于治疗时。
11、治疗非复杂性淋病时,可注射单剂1.5g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延长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血浆浓度,应同时口服丙磺舒1.0g。
12、肾功能受损患者用药: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其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药物清除动力学参数均受到相似影响,因此两者的血浆浓度比值保持恒定。与氨苄西林的常规用法一样,用舒巴坦钠/氨苄西林钠治疗这类患者时应减少给药次数。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1、用法:静脉滴注。使用前,先将每瓶本品溶于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释至50-100毫升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60分钟。
2、用量:成人每次2.5g(1支)或5g(2支)(即哌拉西林2g或4g,舒巴坦0.5g或1g),每12小时一次。严重或难治性感染,每次2.5g(1支)或5g(2支)(即哌拉西林2g或4g,舒巴坦0.5g或1g),每8小时一次。肾功能不全者酌情调整剂量。
3、疗程:7-14天,或根据病情需要调整疗程。
注射用舒巴坦钠:
本品与氨苄西林以1∶2剂量比应用时:
1、一般感染:成人剂量为一日舒巴坦1-2g,氨苄西林2-4g,分2-3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2、轻度感染:亦可一日舒巴坦0.5g,氨苄西林1g,分2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3、重度感染:可增大剂量至一日舒巴坦3-4g,氨苄西林6-8g,分3-4次静脉滴注。
规格: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0.75g;1.50g;2.25g;3.0g。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5g。
注射用舒巴坦钠:0.25g。
储藏方法:
遮光,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60159。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注射用舒巴坦钠: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不良反应(副作用):
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免疫系统异常:类过敏性休克、类过敏性反应。
3、神经系统异常:惊厥。
4、胃肠道异常:假膜性结肠炎、小肠结肠炎、口腔黏膜炎、舌变色。
5、肝胆管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黄疸。
6、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多形性红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剥脱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红斑、荨麻疹。
7、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小管间质性肾炎。
8、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注射部位反应。
药品禁忌:
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过敏或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别嘌醇:有报道,合用氨苄西林与别嘌醇的患者较单用氨苄西林者,皮疹发生率明显升高。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氨苄西林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后,可相互使两者的作用灭活;如需这两种抗菌药物合用时,应分别在患者的不同部位注射,并至少间隔1小时。
3、抗凝药:经胃肠道外给药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使血小板聚集和凝集试验的结果发生改变。可另外加用抗凝药抵消这种影响。
4、抑菌药(氯霉素、红霉素、磺胺类抗生素和四环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可对抑菌药产生影响。最好避免其合用。
5、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有病例报道,应用氨苄西林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后,其避孕效果降低,造成计划外受孕。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应让应用氨苄西林的患者选择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或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避孕措施。
6、甲氨蝶呤: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合用后可使甲氨蝶呤的清除减少,从而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可能需要增加亚叶酸的剂量并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7、丙磺舒:当丙磺舒与本品合用时,前者可减少氨苄西林和舒巴坦在肾小管的分泌,由此导致后者的血清峰浓度升高并延长,同时使其消除半减期延长,增加中毒的危险。
8、实验室检查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用Benedict,Fehling和ClinitestTM试剂进行尿液分析时,可观察到尿糖出现假阳性结果。孕妇注射氨苄西林后,可发现其血浆总结合雌三醇、葡糖苷酸-雌三醇、结合雌酮和雌二醇呈一过性降低。这种现象也可在接受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中发生。
注意事项:
1、本品必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单独使用无效。
2、当与青霉素合用时,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3、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
4、肾功能减退者,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
(1)血浆肌酐清除率≥30ml/min,半衰期为1小时,给药间期为6-8小时。
(2)血浆肌酐清除率为15-29ml/min,半衰期为1小时,给药间期为12小时。
(3)血浆肌酐清除率为5-14ml/min,半衰期为1小时,给药间期为24小时。
5、本品配成溶液后必须及时使用,不宜久置。
6、对诊断的干扰:
(1)用药期间,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用葡萄糖酶法者则不受影响。
(2)大剂量注射给药可出现高钠血症。
(3)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7、应用大剂量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钠。
临床应用:
1、于文娟通过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对不同部位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得出结论采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不同部位感染患者,其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优于单用氨苄西林钠的疗效。(抗感染药学,2017,14(01):170-172.)
2、姜乐,何志光通过对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得出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气指标。(北方药学,2019(06):142-143.)
3、郝刚,吴晶等,通过对155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得出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安全性较高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上较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其具有青霉素不良反应特性,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给药剂量、给药速度及特殊人群使用时的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120.)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