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盐酸二甲双胍药品名称拼音: Yansuan Erjiashuanggua药品概述: 盐酸...
养生
药品名称: 盐酸二甲双胍
药品名称拼音: Yansuan Erjiashuanggua
药品概述:
盐酸二甲双胍,西药名。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等。为降糖药。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该药品医保类型有: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为医保甲类;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为医保乙类。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降糖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6.00元-150.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
性状:
(1)盐酸二甲双胍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2)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3)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肠溶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白色至类白色的肠溶微丸。(4)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白色至类白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类白色。(5)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6)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小丸或微丸。
适应状:
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用法用量:
盐酸二甲双胍片:
口服。成人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每日量1-1.5g,最多每日不超过2g。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1、糖尿病治疗应根据血糖测定情况按个体化原则进行。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病人状况,逐渐增加剂量。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每天2.0g。通常起始剂量为0.25g,每日二次,餐前服用。约一周后,如病情控制不满意,可加至一日3次,每次0.25g,逐渐加至每日2.0g,分次服用。
2、儿童患者的起始剂量一般为0.25g,每天二次,餐前服用。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可酌情增加剂量,最高剂量可为每天1.8g,分次服用。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口服,餐前半小时服用。成人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或遵医嘱。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口服,进食时或餐后服。开始用量通常为每日1次,一次1片(0.5g),晚餐时服用,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四片(2g)。如果每日1次,每次4片(2g)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可改为每日2次,每次2片(1g)。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
口服,进餐时或餐后服。开始用量通常为一次1片(500mg),一日1次,晚餐时服用,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片(2000mg)。如果一次4片(2000mg)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可改为一次2片(1000mg),一日2次。本品应整片吞服,禁止嚼碎。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
口服,进食时或餐后服。开始用量通常为每日一次,一次2粒(500mg),晚餐时服用,根据血糖和尿糖调整用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00mg)8粒。如果每日1次,每次8粒(2000mg)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可改为每日2次,每次4粒(1000mg)。
规格:
以盐酸二甲双胍计,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0.5g;0.85g;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0.25g;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0.5g;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0.25g。
储藏方法:
密封,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1)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2)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035)-2013Z。(3)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075)-2012Z。(4)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045)-2013Z。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味觉异常等。
2、有时可出现腹痛、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胃灼热,以及头晕、头痛、流感样症状、肌肉疼痛、低血压、心悸、潮红、寒战、胸部不适、皮疹、乏力、疲倦等。
3、乳酸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等。
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药品禁忌:
1、肾脏疾病或下列情况禁用: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和败血症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血清肌酐水平≥1.5mg/dl(男性),≥1.4mg/dl(女性)或肌酐清除异常)。
2、需要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衰,和其他严重心、肺疾患。
3、严重感染和外伤,外科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等。
4、已知对盐酸二甲双胍过敏。
5、急性或慢性代谢酸中毒,包括有或无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6、酗酒者。
7、接受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者,应暂时停用本品。
8、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未纠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单剂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未发现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改变。
2、二甲双胍与呋塞米(速尿)合用,二甲双胍的AUC增加,但肾清除无变化;同时呋塞米的Cmax和AUC均下降,终末半衰期缩短,肾清除无改变。
3、经肾小管排泌的阳离子药物(例如氨氯吡咪、地高辛、吗啡、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奎宁、雷尼替丁、氨苯蝶啶、甲氧苄氨嘧啶和万古霉素)理论上可能与二甲双胍竞争肾小管转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密切监测、调整本品及或相互作用药物的剂量。
4、二甲双胍与西咪替丁合用,二甲双胍的血浆和全血AUC增加,但两药单剂合用,未见二甲双胍清除半衰期改变。西咪替丁的药代动力学未见变化。
5、如同时服用某些可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药物或其他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酚噻嗪、甲状腺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苯妥英、烟碱酸、拟交感神经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异烟肼等时要密切监测血糖,而在这些药物停用后,要密切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6、二甲双胍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因此与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例如水杨酸盐、氨苯磺胺、氯霉素、丙磺舒等与磺脲类药物相比不易发生相互作用,后者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
7、除氯磺丙脲,患者从其他的口服降糖药转为用本品治疗时,通常不需要转换期。服用氯磺丙脲的患者在换用本品的最初两周要密切注意,因为氯磺丙脲在体内有长滞留,易导致药物过量,发生低血糖。
8、二甲双胍有增加华法林的抗凝血倾向。
9、树脂类药物与本品同服,可减少二甲双胍吸收。
注意事项:
普通片剂:
1、Ⅰ型糖尿病不应单独应用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
2、用药期间经常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定期测血肌酐、血乳酸浓度。
3、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者慎用。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5、儿童用药:10-16岁I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每日最高剂量为2000mg。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6、老年用药:70岁以上患者可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宜慎用。
7、药物过量:即使二甲双胍服药剂量达到85克都没有发生低血糖,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乳酸酸中毒。在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状况下二甲双胍可以以170ml/分钟的速度透析清除,因此怀疑二甲双胍过量的患者,血透可以清除蓄积的药物。
肠溶制剂:
1、本品为肠溶制剂,应整片吞服,不得嚼碎或掰开服用。
2、口服本品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以减少乳酸中毒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患者应暂时停止口服本品。
3、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本品。
4、应激状态:在发热、昏迷、感染和外科手术时,服用口服降糖药患者易发生血糖暂时控制不良,在此时必须暂时停用本品,改用胰岛素。待应激状态缓解后恢复使用。
5、对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独使用本品,而应与胰岛素合用。
6、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本品治疗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罕见。如发生应排除维生素B12缺乏。
7、既往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实验室化验异常或临床异常(特别是乏力或难于表达的不适),应当迅速寻找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的证据,测定包括血清电解质、酮体、血糖、血酸碱度、乳酸盐、丙酮酸盐和二甲双胍水平,存在任何类型的酸中毒都应立即停用,开始其他恰当的治疗方法。
8、单独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的患者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低血糖,但当进食过少,或大运动量后没有补充足够的热量,与其他降糖药联合使用(例如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饮酒等情况下会出现低血糖,须注意。
9、老年、衰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肾上腺和垂体功能低下、酒精中毒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老年患者和服用β-肾上腺阻滞剂的患者的低血糖很难辨认,须注意。
10、患者应当了解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的潜在危险和益处,以及选择治疗的方式。也应知道同时控制饮食、规律运动的重要性,以及规律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脏功能和血液学参数的重要性。
11、须向患者解释乳酸酸中毒的危险性、症状和容易发生乳酸酸中毒的情况。当出现不能解释的过度呼气、肌痛、乏力、嗜睡或其他非特意性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及时看医生。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初期常出现胃肠道症状,一旦患者坚持某一剂量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症状,通常与药物本身无关,随后出现的胃肠道症状可能是由于乳酸酸中毒或其他严重的疾病造成的。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孕妇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必须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13、儿童用药:10-16岁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的最高日剂量为1.8g。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
14、老年用药: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时,应谨慎,并定期检查肾功能。通常不用最大剂量。不推荐8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本品,除非肌酐清除率检查表明肾功能未降低。
15、药物过量:即使二甲双胍服用剂量达到85g都没有发生低血糖,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乳酸酸中毒。在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的状况下,二甲双胍可以以170ml/min的速度透析清除。因此怀疑二甲双胍过量的患者,血透可以清除蓄积的药物。
缓释制剂:
1、在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病人中,由于盐酸二甲双胍的累积有可能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则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对服用本品的患者,应进行肾功能监测和给药以最低有效有量为标准,从而显著降低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本品为缓释片剂,系采用薄膜包衣技术,在片剂表面形成薄膜而达到缓释效果,因此本品禁止嚼碎口服,防止损害薄膜面影响缓释效果,应整片吞服。
3、当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性研究而使用静脉注射碘化造影剂时,患者应暂时停止服用本品,因为这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改变。
4、本品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应监测患者血糖情况。
5、本品与胰腺素合用会增强降血糖作用,故应调整剂量。
6、应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尿酮体情况。
7、部份病人发现在临床无症状的情况下,维生素B12的水平低于正常值,这可能是盐酸二甲双胍干扰了维生素B12吸收,可能导致贫血,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仍建议监测血象,患者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血液学参数。
8、本品与乙醇同服时会增强盐酸二甲双胍对乳酸代谢的影响,易致乳酸性酸中毒发生,因此,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
9、发生皮疹等过敏性反应者应停止使用本品。
10、本品为膜缓释片,膜不会被吸收,会以白色囊泡或膜片排出体外。
11、本品应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目前尚未在孕妇进行充分、严格对照的临床研究,本品在孕妇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孕妇禁用本品。盐酸二甲双胍可通过乳汁排泄,因此哺乳期妇女如必须使用,应停止授乳。
13、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中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证实。
14、老年用药: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大,肾功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衰退,因此需注意剂量的选择及定期检查肾功能。通常对老年患者不应接受最大剂量的本品治疗。对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应使用本品,除非其肌酐清除率显示其肾功能确实没有降低。
15、药物过量:在服用本品过量时可出现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的开始通常不易监察,它只伴随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不适、肌肉酸痛、嗜睡、呼吸窘迫等,也可伴随体温降低、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透析是一种去除蓄积的盐酸二甲双胍的有效办法。
临床应用:
1、孟祥健、姚新明、高家林等通过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艾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新诊断肥胖型T2DM的临床疗效优于沙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片,且前者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9):2236-2238.)
2、王亮萍、陈闽通过初发2型糖尿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影响及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干预效果,得出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且降糖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炎性指标及血液高凝状态,副作用小。(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5):38-39.)
3、秦莉云通过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状况的影响,得出结论PCOS采用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5):19-20.)
4、王俊、孙守萍通过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5):56-57.)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