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药品名称拼音: Zhusheyong Liusuan Naitimix...
养生
药品名称: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
药品名称拼音: Zhusheyong Liusuan Naitimixing
药品概述: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西药名。为抗生素类药。用于敏感细菌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哚阳性)、沙雷菌属和枸橼酸菌属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引起的包括婴儿、儿童等各年龄患者在内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短期治疗。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抗生素类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7.00元-43.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奈替米星。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或疏松块状物。
适应状: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哚阳性)、沙雷菌属和枸橼酸菌属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引起的包括婴儿、儿童等各年龄患者在内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短期治疗。这些感染性疾病包括:复杂性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腹内脓肿;下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1、本品可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剂量一致。本品可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ml中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为1.5-2.0小时。
2、为了正确计算剂量,应在给药前获知病人的体重,对于肥胖病人的剂量应按标准体重计算。肾功能状态可根据血清肌酐浓度的测定而估计,或根据内在的肌酐清除率而计算。另外,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3、对于体表过度烧伤的病人,由于药动参数的改变,其血清药物浓度可能下降,通过测定血清药物浓度来指导用药剂量显得更重要。
4、疗程: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通常的疗程为7-14天,在有并发感染时,可能需要更长治疗时间。虽然廷长治疗时间,奈替米星的耐受性好,但长时间给药,应检测肾功能、听力和前庭功能,如果临床有异常,应适当调整剂量。
5、在应用过程中,应通过测定血清药物浓度的峰谷值,以确保在所给剂量下的有效且安全。当测定方法可行时,峰浓度范围为4-12mg/ml,不能超过16mg/ml。个体间,由于肾功能状态(正常或异常)的差别,其药物浓度会变,峰浓度应控制在6-12mg/ml,谷浓度应在0.5-2mg/ml较好。对于特殊病人的血清药物浓度的有效性,应考虑致病菌的敏感性、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机体免疫防卫系统的功能。推荐剂量并非一成不变,仅作为首次治疗或治疗期间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选择剂量的一个指导。
(1)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剂量:
①成人复杂尿路感染,15-2.0mg/kg/次,每12小时一次。
②全身严重感染,1.3-2.2mg/kg次,每8小时一次;或2.0-3.25mg/kg/次,每12小时一次。
③对于婴儿(出生6周以上)至12岁的儿童:每日用药总量为5.5-8.0mg/kg。可以每8小时一次,每次用量为1.8-2.7mg/kg;也可以每12小时1次,每次用量2.7-4.0mg/kg。
(2)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剂量:
①对肾功能损伤患者,其剂量必须个体化,以保证有效治疗浓度。调整剂量的方法有几种,但最准确的方法是基于血药浓度进行调整。如果血药浓度不能获得,而患者的肾功能又稳定,测其肌酐清除率是最可靠的。
②对于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损伤的患者,可根据肌酐清除率用下式计算调整剂量:患者用药剂量=正常人所推荐剂量×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正常人的肌酐清除率。调整的一日总量可一日1次给药(即每24小时用药1次)也可一日2-3次给药(即每8小时或12小时用药1次)。一般而言,单次剂量不能超过3.25mg/kg。
③对于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经透析所除去的药量与所用仪器设备和方法有关。透析期间,推荐成人按2.0mg/kg补充奈替米星,直至血药浓度达所需浓度。
规格:
(1)50mg(5万单位);(2)0.1(10万单位);(3)0.125g(12.5万单位);(4)0.15g(15万单位);(5)0.2g(20万单位)。
储藏方法:
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150)-2004Z。
不良反应(副作用):
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
1、肾毒性:奈替米星引起的肾脏副反应为每1000人中有7例。副作用可表现为血清肌酐值上升,并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肾小管管型细胞或蛋白质;血尿素氮值上升或者是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些副作用在老年人,有肾脏损害病史的病人,接受长时期或者超过推荐剂量的药物治疗的病人身上发生的更加频繁。虽然,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后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肾损害,我们观察到的由奈米星引起的肾损害通常是温和且可逆的,并且是在治疗结束后,在药物被排泄时发生的。
2、神经毒性:有关于对听觉神经和第八对颅神经的前庭分支有副作用的报道。
(1)与奈替米星相关的听力改变在每1000人中大约发生4例。与奈替米星相关的主观听力丧失大约每250人中发生1例。与奈替米星相关的前庭异常在每150人中发生1例。
(2)那些可能使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相关的耳毒性发生率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肾损害(特别是严重到需要透析的病人),药物过量,脱水,给药时伴随利尿酸和呋喃苯胺酸或先前已经用过其它耳毒性药物。也报道有外周神经病或脑病,包括麻木,皮肤麻刺感,肌肉刺痛,惊厥和毒性样肌无力综合症发生。
(3)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耳鸣、眼球震颤和听力丧失。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毒性通常是不可逆转的。耳蜗损害,通常只是在高频音波下听觉测试结果发生微小的改变,并不会发生主观听力丧失。前庭功能障碍通常引起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或急性梅尼埃尔综合症。
(4)那些有正常肾功能且在给奈替米星注射剂时没有超过推荐剂量或长于推荐时间的病人发生毒性作用的风险较低。一些曾经接受过其它氯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时发生毒性神经反应的病人现在进行奈替米星治疗时没有进一步发生毒性反应。
3、在由氨基糖甙抗生素治疗后会发生由神经肌肉阻滞后引起的急性肌肉麻痹和呼吸暂停。
4、其它在给奈替米星注射剂时发生的副反应发生率如下:
(1)血清转氨酶(SGOT和SGPT),碱性磷脂酸酶,胆红素值上升,发生率约为每1000人中1例。
(2)皮疹或搔痒,发生率为每1000人中4-5例;嗜曙红细胞增多,发生率约为每1000人中4例。
(3)血小板增多,发生率约为第1000人中2例。
(4)凝血时间延长,发生率约为第1000人中1例。
(5)发烧,发生率约为每1000人中1例。
(6)发生率为每1000人中少于1例的副反应有与奈替米星相关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样的反应,白血细胞未成熟循环,高钾血、呕吐、腹泻、心悸、低血压、头痛、定向力障碍,视力模糊或感觉异常。
(7)奈替米星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注的局部耐受性非常好,但每1000人中约有4例出现严重的疼痛,有相似的数目的病人出现硬块或血肿。
药品禁忌:
对奈替米星或任何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过敏或有严重毒性反应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在体外试验中,把氨基糖甙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混合可能会导致明显的相互灭活作用。甚至当氨基糖甙类和青霉素类以不同给药途径分别给药时,也有报道在一名肾功能损害和几名肾功能正常的病人身上也出现了氨基糖甙血清半衰期和血清浓度的下降。通常,这种氨基糖甙类的灭活作用只是在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病人临床上现象比较显著。
2、药物/实验室检测相互作用:伴随头孢菌素疗法可能会假性提高肌酐测定值。
3、避免与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强利尿剂、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药物同用。
注意事项:
1、为避免或减少耳、肾毒性反应的发生,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检查,并应密切观察前庭功能及听力改变。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剂量使血药峰浓度在16mg/L以下,且不宜持续较长时间(如2-3小时以上),谷浓度避免超过4mg/L,以减少耳、肾毒性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应根据肾损害程度减量用药(见“用法与用量”)。
3、疗程一般不宜超过14日,以减少耳、肾毒性的发生。
4、单纯性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轻症皮肤组织感染治疗中本品非首选药,败血症治疗中需要联合具协同作用的药物;腹腔感染治疗时,宜加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5、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静滴。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氨基糖甙类药物可进入胎盘和乳汁,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应用此类药物应被告之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的损伤,为安全起见,宜避免使用。
7、儿童用药:儿童在使用本品时,应分析利弊。不推荐新生儿、早产儿使用本品,如需使用,应减少用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8、老年用药:应用本品时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用药。
9、药物过量:如果发生过量或毒副反应,可用血液透析把它从血液中移除,特别重要的是肾功能受损,或要受损的情况下。没有专门的利用腹膜透析来移除药物的信息,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已知可用这种方法,但其速率低于血液透析。
药品鉴别:
1、取本品与奈替米星标准品适量,分别加水制成每1ml中各含3mg的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1:1)混合作为混合溶液,照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法试验,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标准品溶液的主斑点一致,混合溶液应显单一斑点。
2、本品的水溶液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Ⅲ)。
药品检查:
1、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H),pH值应为4.5-6.5。
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瓶,分别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录IXB)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中国药典2000年版部附录IXA第三法)比较,均不得更深。
3、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7.0%。
4、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奈替米星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奈替米星标准品适量,分别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5mg和1.0m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1)、(2);取西索米星标准品,加水制成每1m中含0.5m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3),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溶液(4:4:2)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0.2%三酮的水饱和正丁醇溶液,在110℃加热20分钟。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西索米星斑点的颜色与标准品溶液(3)所显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1%),其他杂质斑点的颜色分别与标准品溶液(1)所显主斑点比较,均不得更深(1%),如有一点更深,应不深于标准品溶液(2)所显主斑点(2%)。
5、无菌:取本品,分别加0.9%灭菌氯化钠溶液100ml溶解,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H),应符合规定。
6、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E),每1000奈替米星单位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1.25EU。
7、异常毒性: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中含600单位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C),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8、降压物质: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G),剂量按猫体重每1kg注射200单位,应符合规定。
9、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B)。
药品含量测定:
1、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加磷酸盐缓冲液(pH7.8)制成每1ml中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A)测定。可信限率不得大于7%。1000替替米星单位相当于1mg的C21H41N5O7。
2、本品为硫酸奈替米星的无菌冻干品。按平均装量计算,含奈替米星(C21H43N5O7)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