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牛黄上清丸药品名称拼音: Niuhuang Shangqing Wan药品概述: 牛黄上...
养生
药品名称: 牛黄上清丸
药品名称拼音: Niuhuang Shangqing Wan
药品概述:
牛黄上清丸,中成药名。由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组成。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药品类型-1: 中成药
药品类型-2: 清热泻火剂
处方类型: OTC甲类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3.34元-10.00元
药品成分:
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性状:
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水蜜丸,或小蜜丸;气芳香,味苦。
适应状:
本品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蜜丸或小蜜丸每次1袋,一日2次。
规格:
(1)大蜜丸每丸重6g;(2)水蜜丸每袋装3.5g;(3)小蜜丸每袋装6g。
储藏方法:
密封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不良反应(副作用):
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临床应用:
孙晓冬、游洋、王珺等牛黄上清丸治疗寻常型痤疮及对IL-17、IL-18、TNF-α影响,得出结论牛黄上清丸可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病损部位皮肤新陈代谢速度,实验研究也表明痤疮的治疗应从多层面全方位的选择合理治疗方案,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主要目的,故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1):183-185.)
药品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石细胞鲜黄色,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外壁有刺,长3-5μm,具3个萌发孔,腺鳞头部8细胞,扁球形,直径约90μm,柄短,单细胞。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
2、取本品大蜜丸3g,剪碎,或取水丸2g,研碎,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剩余的滤液备用),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20ml分2次振摇提取,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3、取[鉴别](2)项下的备用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5μl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4、取大蜜丸12g,剪碎,或取本品水丸1g,研碎,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乙醚,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药品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8)。
药品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0:6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大蜜丸剪碎,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或取水丸适量,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稀乙醇10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充丢失的溶剂量,静置,取上清液,即得。
4、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本品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15mg,水丸每1g不得少于3.5mg。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