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维生素AD软胶囊药品名称拼音: Weishengsu AD Ruanjiaonang药品...
养生
药品名称: 维生素AD软胶囊
药品名称拼音: Weishengsu AD Ruanjiaonang
药品概述:
维生素AD软胶囊,西药名。为维生素类药。用于治疗佝偻病和夜盲症。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维生素类药
处方类型: OTC乙类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10.00元-20.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份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2。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黄色至深黄色油状液。
适应状:
本品用于治疗佝偻病和夜盲症。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一次1粒,一日3-4次。
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生。
规格:
(1)维生素A1500单位与维生素D500单位。
(2)维生素A3000单位与维生素D300单位。
(3)维生素A10000单位与维生素D1000单位。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不良反应(副作用):
按推荐剂量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药品禁忌:
慢性肾衰竭、高钙血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避孕药可提高血浆维生素A的浓度。
2、大量维生素A与抗凝药(如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同服,
3、制酸药(如氢氧化铝)可使小肠上段胆酸减少,影响本品中维生素A的吸收。
4、维生素E可促进本品中维生素A的吸收,增加肝内贮存量,加速利用和降低毒性,但服用大量维生素E可耗尽维生素A在体内的贮存。可导致凝血酶原降低。
5、考来烯胺、矿物油、新霉素、硫糖铝能干扰本品中的维生素A的吸收。
6、不应与含大量镁、钙的药物合用,以免引起高镁、高钙血症。
7、维生素D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
8、维生素D与洋地黄类药合用,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9、大量含磷药物与维生素D合用可诱发高磷血症。
10、维生素D可抵消降钙素的疗效。
11、巴比妥类抗惊厥药与维生素D合用,可加速维生素D的代谢。
注意事项:
1、应按推荐剂量适用,不可超量服用。因药物过量可引起中毒反应。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敏感,功能上又能抑制甲状旁腺活动,以致婴儿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及患遗传性主动脉弓缩窄。
(2)全母乳喂养婴儿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皮肤黝黑母亲婴儿尤易发生。婴儿对维生素D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有些婴儿对小剂量维生素D即很敏感。
(3)妊娠期对维生素A需要量略增多,但每日不宜超过6000单位。孕妇摄入大量维生素A时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如泌尿道畸形、生长迟缓、早期骨骺愈合等。维生素A能从乳汁分泌,乳母摄入增加时,应注意婴儿自母乳中摄取的维生素A量。妊娠动物服用过量维生素A可能致胎仔中枢神经系统、脊柱、肋骨、心脏、眼及泌尿道畸形。有维生素A过量摄入,并可能合并早期妊娠者,应作妊娠试验,并测血中维生素A含量。维生素A过量期应避孕。妊娠妇女如有维生素A摄入过量中毒,应进行有无胎儿致畸风险的咨询。
3、儿童用药:婴幼儿对大量或超量维生素A较敏感,应谨慎使用。
4、老年用药:老年人长期服用维生素A,可能因视黄基醛廓清延迟而致维生素A过量。
5、药物过量:
(1)单次大量摄入维生素A(成人超过100万单位,小儿超过30万单位)6小时后可发生急性中毒,表现为异常激动、头晕、嗜睡、复视、严重头痛、呕吐、腹泻、脱皮(特别是唇和掌),婴儿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囟门变宽或凸起、惊厥、呕吐等)及脑积水、假性脑瘤等表现。
(2)维生素A每日服用量大于10万单位,超过6个月可发生慢性中毒,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疲劳、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皮肤对阳光敏感性增高、易激动、食欲缺乏、脱发、腹痛、夜尿增多、肝毒性反应、门静脉高压、溶血性贫血、小儿骨骺早愈合、妇女月经量过少等。停药后中毒症状多在一周内缓解,亦可持续数周。
(3)①摄入过量维生素A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当血中维生素A生素C和糖皮质激素等。②短时间摄入超量或长时间服用大量维生素D,可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中毒剂量个体差异大。每日5万单位,连用6个月后,正常人也可发生毒性反应。慢性维生素D中毒引起高钙血症,表现为眩晕、呕吐、便秘、腹痛、肌无力、骨痛等,并可导致身血管钙化、肾钙质沉积、软组织钙化、高血压和肾衰竭,小儿生长发育停止(多见于长期应用维生素D之后)中毒重者可因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4)出现上述维生素D中毒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并停止补钙,给予泼尼松每日1mg/kg治疗。
临床应用:
王秀丽通过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得出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能够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5):89-90)
药品鉴别:
1、取本品内容物,用三氯甲烷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A10-20单位的溶液,取1ml,加25%三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2ml,即显蓝色至蓝紫色,放置后,色渐消褪。
2、取维生素D测定法(通则0722第二法)中的供试品溶液B或收集净化用色谱柱系统中的维生素D流出液,用无氧氮气吹干,加流动相少许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等量的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对照品,用流动相稀释制成各约相当于5-10单位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3: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维生素D2峰与维生素D3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0。再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应有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维生素D2主峰或维生素D3主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药品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药品含量测定:
1、维生素A: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照维生素A测定法(通则0721)项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据每粒内容物的平均装量计算,即得。
2、维生素D: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照维生素D测定法(通则0722)测定,即得。采用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对照品应与标签所注的相符。
3、每粒含维生素A应为标示量的90.0%-120.0%;含维生素D应为标示量的85.0%以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