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艾塞那肽注射液药品名称拼音: Aisainatai Zhusheye药品概述: 艾塞那肽...
养生
药品名称: 艾塞那肽注射液
药品名称拼音: Aisainatai Zhusheye
药品概述:
艾塞那肽注射液,西药名。为降血糖药。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酰脲类,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降血糖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1566.00元-1885.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艾塞那肽。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状:
本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酰脲类,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用法用量:
1、本品的起始剂量为每次5μg,每日二次,在早餐和晚餐前60分钟内(或每天的2顿主餐前;给药间隔大约6小时或更长)皮下注射。不应在餐后注射本品。根据临床应答,在治疗1个月后剂量可增加至每次10μg,每日二次。每次给药应在人腿、腹部或上臂皮下注射。
2、本品推荐用于接受二甲双胍、一种磺酰脲类、二甲双胍合用一种磺酰脲类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品时,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的目前剂量,因为合用本品发生低血糖而需要调整二甲双胍剂量的可能性较低。在磺酰脲类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品时,应该考虑降低磺酰脲类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3、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当溶液有颗粒、浑浊或变色时不得使用。过有效期后不得使用。尚无本品静脉或肌肉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4、注射笔使用指南:注射笔的详细操作图示和注射指导请参见本品包装盒中所附“注射笔使用手册”。
重要提示:
使用本注射笔前请仔细阅读"注射笔使用手册",如果不完全按照使用手册操作可能会出现剂量错误、注射笔损坏或者发生感染。
(1)每次使用前请检查注射笔上的标签,确认其为自已所用的5μg或10μg注射笔。
(2)每支新笔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按照新笔设置的要求进行设置,此设置仅在新笔第一次使用前进行。
(3)如果注射笔有任何部分的破裂或损坏,则不得使用。
(4)不推荐盲人或视力损伤者使用本注射笔。如需使用应在接受过本品培训的人的帮助下使用。
(5)不得将此百泌达注射笔中的药液转移到其他注射器或药瓶中使用。
(6)确认本品笔芯中的药液是澄明、无色且无颗粒物。如果不是,则不得使用。
(7)请按照医务人员推荐的无菌注射技术进行操作。
(8)注射笔从第1次设定后最多可用30天。首次使用至30天后,即使注射笔内尚余药液,也应丢弃。当开始使用艾塞那肽注射笔时,请将第1次使用的日期和30天后的日期记录在使用手册的空白处。
注射笔特点:
(1)预装注射笔内含有60次皮下注射的药量,可供30天使用。
(2)对5μg注射笔每次注射剂量固定为5μg,对1Oμg注射笔每次注射剂量固定为10μg。
针头:
(1)本品包装盒内无注射笔针头。注射笔可使用:29(细)、30或31(更细)号规格的一次性针头。请询问医生何种型号和长度的针头适合您使用。
(2)每次注射都使用新针头。每次注射完成后均应移除针头以防艾塞那肽注射液泄漏,也可防止产生气泡、减少针头堵塞而将感染的风险减到最低。
(3)不得与他人共用注射笔或针头。
(4)使用前一定要确认针头牢固地安装在注射笔上。针头未安装好之前不得按注射按钮。
(5)将用过的针头弃于放锐器用的容器中或按医生的要求妥善处置。不得将注射笔在带有针头时丢弃。
(6)医生及医务工作者应按当地要求或管理规定处理注射针头。
清洁:
(1)如果需要,可以用一块干净、潮湿的布擦拭注射笔的表面。
(2)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注射笔芯顶部的外侧可能会出现一些白色的颗粒。可以用酒精纱布或酒精棉签擦去。
规格:
(1)5μg剂量刻度注射笔:0.25mg/ml,1.2ml/支,单次注射药量5μg,内含60次注射的药量。
(2)10μg剂量刻度注射笔:0.25mg/ml,2.4ml/支,单次注射药量10μg,内含60次注射的药量。
储藏方法:
1、在使用前,本品于原包装盒中避光置于2-8ºC(36ºF-46ºF)冷藏保存。
2、开始使用后,本品在不高于25ºC(77ºF)的室温条件下可保存30天。本品不得冷冻,冷冻后不可使用。
3、注射笔从首次使用至30天后,即使注射笔内尚余药液,也应丢弃。
4、本品应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
5、超过有效期后不得使用本品。
有效期:
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80117。
不良反应(副作用):
临床研究数据:
1、与二甲双胍、一种磺酰脲类或二者合用:
(1)胃肠道不适:腹泻、消化不良、胃肠道返流性疾病、恶心、呕吐。
(2)一般状况和注射部位反应:无力(多数报告为虚弱)、感觉不安。
(3)代谢及营养异常:食欲下降、低血糖(合用磺酰脲类)、低血糖(合用二甲双胍及磺酰脲类)。
(4)神经系统异常:眩晕、头痛。
(5)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多汗。
2、艾塞那肽与一种磺酰脲类合用,或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及一种磺酰脲类合用,与对照组(安慰剂合用磺酰脲,或安慰剂合用一种磺酰脲及二甲双胍)相比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并表现出与艾塞那肽和磺酰脲类呈剂量依赖性。大多数低血糖的程度为轻到中度,可通过口服碳水化合物缓解。(见【注意事项】)
为减少与磺酰脲类合用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应考虑降低磺酰脲类药物的原有剂量。(见【用法用量】)
3、本品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相对于安慰剂合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未升高。
4、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轻到中度恶心。大多数治疗开始时出现恶心的患者,症状的发生频度和严重程度会随着继续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轻。
5、在30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在艾塞那肽治疗组为7%,而在安慰剂组为3%。导致艾塞那肽治疗组患者退出试验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占3%)和呕吐(占1%);在安慰剂组,<1%的患者因恶心退出试验,0%因呕吐退出试验。在52周的开放延长试验中所观察到的不良事件类型与30周对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相似。
6、自发报告:自本品上市以来,报告了下述其它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不适:腹胀、腹痛、嗳气、便秘、胃肠胀气(少见),急性胰腺炎(罕见)(见注意事项)。
(2)一般状况和注射部位反应:注射部位反应(常见)。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非常罕见)。
(4)研究发现:合用华法林时INR升高且有些报告伴有出血(见【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
(5)代谢和营养异常:脱水(罕见),通常伴有恶心、呕吐和/或腹泻,体重减轻。(见【注意事项】)
(6)神经系统异常:味觉障碍(少见),嗜睡(罕见)。
(7)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瘙痒症和/或荨麻疹、斑丘疹、血管性水肿(罕见)、脱发(罕见)。
(8)肾及尿路异常:肾功能改变,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肾功能损伤、血清肌酐升高(罕有)(见【注意事项】)。
7、免疫原性:与蛋白和多肽药物的潜在免疫原性特征一致,接受本品治疗后,患者可能产生抗艾塞那肽抗体。大多数产生抗体的患者,其抗体滴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治疗30周时38%患者产生了低滴度的抗艾塞那肽抗体。这组患者血糖控制(HbA1c)水平通常与无抗体滴度患者的相似。治疗30周时,另有6%的患者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其中约一半(在30周对照试验中为艾塞那肽组患者的3%)患者的血糖对本品应答反应减弱;其余患者的血糖应答与未产生抗体的患者相似。
药品禁忌: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艾塞那肽或本品其它成份过敏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延缓胃排空作用可减少口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对正在口服需快速通过胃肠道吸收药物的患者,使用本品时应该谨慎。对疗效依赖于阈浓度的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建议患者在注射本品前至少1小时服用这些药物。如果这些药物需要与食物同服,应建议患者在本品注射的间隔与膳食或点心同时服用。
1、地高辛:口服地高辛(0.25mg、每天一次)时,合用重复剂量的艾塞那肽(每次10μg、每日二次),可降低地高辛的Cmax17%,Tmax延迟约2.5小时,但总体稳态药代动力学暴露量(AUC)无改变。
2、洛伐他汀:与单独服用洛伐他汀相比,洛伐他汀(40mg、单剂量)与艾塞那肽注射液(每次10μg、每日二次)合用,洛伐他汀AUC和Cmax可分别降低约40%和28%,且Tmax延迟约4小时。在一项为期30周的艾塞那肽对照临床试验中,已服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患者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血脂水平与基线相比无相应的改变。
3、赖诺普利:在服用恒定剂量赖诺普利(5-20mg/天)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合用本品(每次10μg、每日二次),不改变赖诺普利稳态Cmax或AUC,稳态Tmax延迟2小时。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改变。
4、对乙酰氨基酚:在注射10μg本品后的0、1、2和4小时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单次服用1000mg),对乙酰氨基酚AUC分别减少21%、23%、24%和14%,Cmax分别下降37%、56%、54%和41%;Tmax从单独使用时的0.6小时分别延长至0.9、4.2、3.3和1.6小时。但在给予艾塞那肽注射液前1小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AUC、Cmax和Tmax则无显著变化。
5、华法林:在健康志愿者中,华法林(25mg)合用重复剂量的艾塞那肽注射液(给药第1-2天:每次5μg,每日二次;给药第3-9天:每次10μg,每日二次),华法林Tmax约延迟2小时。未观察到对华法林S-和R-对映体Cmax或AUC的临床相关作用。本品不改变华法林的药效学(根据INR反应评估)特性。
注意事项:
1、对于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本品不可以替代胰岛素。本品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2、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在上市后报告中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应告知患者剧烈的腹痛并可能伴有呕吐是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一旦疑似胰腺炎,应停止使用本品及其它可疑的药物,同时进行确诊检查及适当的治疗。对确诊为胰腺炎但并未确定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胰腺炎,不推荐恢复使用本品。
4、不推荐本品用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肌苷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由于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很好地耐受单剂量5μg本品。
5、尚未进行本品在严重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轻瘫)患者中的研究。本品通常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
6、本品对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7、已有罕见的自发报告有肾功能改变,包括血清肌酐升高、肾功能损伤、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化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些需要血液透析。
8、罕见急性胰腺炎的自发报告。
9、自本品上市以来,有一些关于华法林和本品合用后出现INR(国际标准化比率)升高、有时伴有出血的自发报告(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10、艾塞那肽治疗的患者中,有报告体重快速减轻每周超过1.5kg的事件。这种体重减轻的程度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后果。
11、低血糖:与安慰剂合用磺酰脲类相比,本品合用磺酰脲类低血糖发生率升高。为了降低本品合用磺酰脲类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可考虑减少磺酰脲类药物的剂量(参见【用法用量】)。然而,与安慰剂合用二甲双胍相比,未观察到本品合用二甲双胍后低血糖的发生率增高。与安慰剂合用噻唑烷二酮类相比,本品合用噻唑烷二酮类后低血糖的发生率相似。当本品作为单一疗法使用时,低血糖的发生率为5%,而安慰剂为1%。在健康志愿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本品不会改变反调节激素对胰岛素诱发的低血糖的应答。
12、对驾驶和操作机器的影响:当艾塞那肽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应告知患者在驾驶和操作机器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低血糖。
临床应用:
1、郑伟观察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得出结论艾塞那肽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8):1074-1075)
2、唐能华等研究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得出结论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HbA1c、血压、BMI、Hs-CRP、脂联素、TNF-α,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03):310-314)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