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多潘立酮胶囊药品名称拼音: Duopanlitong Jiaonang药品概述: 多潘立...
养生
药品名称: 多潘立酮胶囊
药品名称拼音: Duopanlitong Jiaonang
药品概述:
多潘立酮胶囊,西药名。为胃肠动力药。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由于反流引起的口腔和胃烧灼感,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如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化疗;以及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左旋多巴、溴隐亭等)治疗帕金森氏症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胃肠动力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10.50元-13.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多潘立酮。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适应状:
1、由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上腹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胃肠胀气;恶心、呕吐;由于反流引起的口腔和胃烧灼感。
2、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如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或化疗;以及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左旋多巴、溴隐亭等)治疗帕金森氏症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1、成人:治疗上消化道动力失调,成人常用口服剂量为每次1粒(10mg),每日3-4次,饭前15-30分钟或就寝时服用。对病情严重或已产生耐受性的患者,可增至每次2粒(20mg),每日3-4次或遵医嘱。对因服用抗帕金森氏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而导致的恶心呕吐,成人可采用口服剂量每次2粒(20mg),每日3-4次。如因静滴抗帕金森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引起的恶心呕吐,治疗剂量还需增加。
2、2岁及以上儿童:以多潘立酮计,按体重每次0.2-0.3mg/kg,每日3-4次,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30mg。
规格:
10mg。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G-037-2011。
不良反应(副作用):
临床试验表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7%。大多数不良反应在本品继续使用中可消失或被患者耐受,另外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溢乳、男子乳房女性化、女性月经不调均与使用剂量有关,减少剂量或停止用药即可消失。
1、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口干(1.9%),头痛或偏头痛(1.2%),失眠、神经过敏、头晕、饥渴感、嗜睡、易怒(全部发生率小于1%)。
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腹部痉挛、腹泻、反流、食欲改变、恶心、胃灼烧感、便秘(全部发生率小于1%)。
3、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面部潮红、乳痛、溢乳、男子乳房女性化、女性月经不调。
4、皮肤与粘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皮疹、瘙痒、荨麻疹、口腔炎、结膜炎。
5、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尿频、排尿困难。
6、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浮肿、心悸。
7、肌肉、骨骼: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小腿痉挛、四肢乏力。
8、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药物耐受不良。
9、对一些实验参数值影响:升高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AST(SGOT)、ALT(SGPT)和胆固醇的水平(全部发生率小于1.0%)。成人极少有锥体外系反应。这些症状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当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如婴儿)或遭到损伤时,不能排除产生中枢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药品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增加胃动力有可能产生危险时禁用,如胃肠道出血、机械性梗阻、胃肠道穿孔。
3、分泌催乳素的垂体肿瘤(催乳素瘤)、嗜铬细胞瘤、乳癌患者禁用。
4、禁止与酮康唑口服制剂合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抗胆碱能药品如痛痉平、溴丙胺太林、山莨菪碱、颠茄片等会减弱本品的作用,不宜同时服用。
2、本品与对乙酰氨基酚、氨苄西林、左旋多巴、四环素等同用时,会使这些药物的吸收率增加。
3、抗酸剂和抑制分泌药物会降低多潘立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不宜与本品同时服用。
4、多潘立酮主要经CYP3A4酶代谢。体外试验的资料表明,与显著抑制CYP3A4酶的药物合用会导致多潘立酮的血药浓度增加。CYP3A4酶抑制剂举例如下: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HV蛋白酶抑制剂、奈法唑酮。一项利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与酮康唑口服制剂合用的试验中,酮康唑会显著抑制由CYP3A4介导的多潘立酮的首过效应,而导致多潘立酮稳态时的Cmax和AUC增加3倍。在多潘立酮-酮康唑相互作用试验中,观察到多潘立酮(10mg/次,4次/日)与酮康唑(200mg次,2次/日)合用会使QT间期增加10-20毫秒。多潘立酮单用(10mg次,4次/日)时,未发现此现象。尚不清楚此两药的合用造成的QT间期延长的机理,且多潘立酮的药代动力学资料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在另一利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重复剂量研究中,多潘立酮单药治疗剂量达40mg/次、4次日(每日160mg,2倍于最高日剂量)时,亦未观察到QT间期的显著变化。此研究中的多潘立酮血浆浓度与前一项多潘立酮-酮康唑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多潘立酮血浆浓度相近。
5、由于多潘立酮具有促进胃动力作用。因此理论上会影响合并使用的口服药品的吸收,尤其是缓释或肠衣制剂。本品与地高辛合用时会使后者的吸收减少。
6、多潘立酮不增强神经镇静剂的作用;本品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1)同时使用。
7、多潘立酮会减少多巴胺能激动剂(如溴隐亭、左旋多巴)外周副作用,如消化道症状、恶心及呕吐,但不会拮抗其中枢作用。
8、与吩噻嗪类、丁酰苯类、萝芙藤生物碱类制剂合用时,易出现内分泌功能调节异常或锥体外系症状,需慎用。
9、正在使用洋地黄和氨茶碱的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升高催乳素水平,长期用药会维持高水平,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组织培养试验表明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为体外泌乳素依赖,所以对于具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应注意这一潜在因素。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流行病学研究都不能表明长期给予本品和乳腺肿瘤的发生有关。
2、肾功能不全患者单次给药不需调整剂量。但重复给药时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将服药频率减为每日1-2次,同时剂量酌减。
3、由于多潘立酮主要在肝脏代谢,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
4、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以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应用时需慎重,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乱。
5、当抗酸剂或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本品合用时。前两类药不能在饭前服用,应于饭后服用,即不宜与本品同时服用。
6、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本品用于孕妇的经验有限。在一项用大鼠进行的研究中,在对母体产生毒性的较高剂量(人体推荐剂量的40倍)下,多潘立酮显示了生殖毒性。但尚不清楚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因此,对于孕妇,只有在权衡利弊后,才可谨慎使用本品。
(2)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乳汁中多潘立酮的浓度为其相应血浆浓度的10-50%,但乳汁中不会超过10ng/ml。哺乳期妇女在服用本品达最高推荐剂置时,乳汁中多潘立酮的总透低于7μg/日,尚不知是否会对新生儿产生危害。只有治疗益处大于可能的危害时方可谨慎使用。
7、儿童用药:本品中枢不良反应较少是由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1岁以下的婴幼儿代谢和血脑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应用时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中枢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故儿童慎用,并须密切监护。
8、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用药同成人。
9、药物过量:过量时可出现嗜睡、方向感丧失,特别在儿童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抗胆碱能药物、抗帕金森氏病药物或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抗组胺药,有助于控制锥体外系症状。过量时无特殊解毒剂,必要时可采取活性炭洗胃等辅助手段,并进行密切的观察。
临床应用:
郭明浩,戴明等通过多潘立酮胶囊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多潘立酮胶囊联合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TNF-α、IL-8水平,提高PGR(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02):99-101)。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