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山药药品名称拼音: Shanyao药品概述: 山药,中药饮片名。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养生
药品名称: 山药
药品名称拼音: Shanyao
药品概述:
药品类型-1: 中成药
药品类型-2: 补气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
参考价格: 10.50-32.00元/千克
药品成分:
本品含薯蓣皂苷元、多巴胺、盐酸山药碱、多酚氧化酶、黏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游离氨基酸、止杈素、维生素C、淀粉酶等。
性状:
适应状: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1、煎服,10-30g,大剂量可用60-120g。研末吞服,每次6-1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2、健脾止泻宜炒用;补阴宜生用。
规格:
储藏方法:
执行标准:
不良反应(副作用):
药品禁忌:
1、山药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实热邪实,积滞内停者禁用。
2、山药甘平益阴,有助湿之弊,不论是湿热、寒湿,具湿盛证者忌服。
3、山药滋养补益,甘缓腻滞,有阻滞气机之弊,故饮食积滞者慎服;气滞血瘀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忌用。
4、过敏体质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山药配茯苓:健脾益气,利水渗湿。茯苓性味甘淡,可健脾利水渗湿;山药甘平,肺脾肾皆补。二药合用,同归脾,肾经,茯苓以利为主,得山药则利湿而补伤阴,山药以补为先,得茯苓之利补脾而不留湿。补中有利,利中有补,共奏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之功。
注意事项:
1、山药能补脾止泻,有收涩之性,故热结便秘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山药可使血糖降低,故低血糖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3、山药恶甘遂。山药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可降低药效。
4、山药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因其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山药慎与降糖药同用。
5、补脾止泻宜炒黄用,补阴宜生用。
6、不宜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7、不宜煎熬过久,否则会使淀粉酶失效。
8、入滋阴药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用,麸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之功。
临床应用:
1、治噤口痢:干山药一半炒黄色,半生用。研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2、治痰气喘急:生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之。(《简便单方》)
3、治吹乳肿痛不可忍:生山药捣烂,敷上即消,消即去之,迟则肉腐。(《古今医鉴》)
4、治结核病:生山药120g,水煎,每日1剂,当茶频饮,连续服用8日。
5、治糖尿病:山药30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6、治狐臭:山药切片,涂患处,每日1-2次。
7、治遗尿:炒山药研末,每次6g,每日3次服用。
8、治婴幼儿秋季腹泻:山药研末,每次10-15g,冷水煮成米糊状,饭前服,每日3次。
9、治口腔炎:怀山药20g,冰糖30g,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续服药2-3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