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石菖蒲药品名称拼音: Shichangpu药品概述: 石菖蒲,中药饮片名。具有开窍豁痰,...
养生
药品名称: 石菖蒲
药品名称拼音: Shichangpu
药品概述:
药品类型-1: 中成药
药品类型-2: 开窍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
参考价格: 39.00-53.00元/千克
药品成分:
1、本品含挥发油0.11%-0.42%,主要为β-细辛醚、细辛醚、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细辛醚等,尚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2、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7%(ml/g)。
性状:
适应状:
用法用量:
规格:
储藏方法:
执行标准:
不良反应(副作用):
有发热、头昏、恶心、呕吐及大剂量内服导致皮肤潮红、血尿和血压升高的个案病例报告。
药品禁忌:
1、石菖蒲辛香偏燥而散,故阴虚阳亢,精滑汗多,心血虚者不宜使用。
2、石菖蒲辛香偏燥而散,有伤津耗液之弊,故阴血不足者禁用;若临床表现为烦躁汗多,咳嗽,呕血,精滑者慎用。
3、石菖蒲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故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慎服。
4、石菖蒲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故消化性溃疡者慎服;腹胀便秘者慎用。
5、本品气香能透心气,但心性喜敛而恶散,故为心病所忌用。
6、石菖蒲味辛芳香,偏燥而散,故阴虚津少,汗多伤津,干咳、呕血等阴津不足者,以及肝阳上亢或阴虚失养所致之目眩头晕等症者不宜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石菖蒲配远志:祛痰开窍,宁心安神。石菖蒲辛温化湿,芳香开窍,善宣气除痰,开窍醒神,偏辛散以宣其痰湿;远志辛苦温,长祛痰开窍,安神益智,偏苦降以泄上逆之痰窒。二药同归心经,相须合用,相辅相助,使气顺而壅自开,气血不复上宛,痰浊消散不蒙清窍,神志自清可明。
注意事项:
1、石菖蒲性温,故外感风热或温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者忌单味药大量内服。
2、石菖蒲内含挥发油成分,肌内注射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大剂量内服偶可见皮肤潮红和血尿,血压升高等症状,故不宜用量过大。
3、石菖蒲气辛性窜,走窜真气,若多用独用,易耗散气血,故不可多用、久用。
4、本品恶麻黄,忌饴糖、羊肉、铁器。
5、本品不宜与乙酰胆碱合用;不宜与硫酸亚铁等含铁制剂同用。
6、服用石菖蒲及其制剂时,忌动物肝脏、鱼、禽、蛋黄;不宜食海带、紫菜、黄豆、菠菜、番茄、橘子等。
7、石菖蒲若多用独用,易耗气血而为殃,令人吐逆。
8、石菖蒲中主要含挥发性成分,古不宜久煎。
临床应用:
1、现代用于治疗风湿病痈疽疥癣,跌打损伤,癫痫,肺性脑病,腹泻腹痛,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和支气管炎,昏迷,肠炎,痢疾,失眠,支气管哮喘,老年性痴呆,突发性耳聋,脑震荡等。
2、单味应用:
(1)头疮不瘥:为末,香油合敷,日三。(《本草易读》)
(2)聪耳明目,益智不忘:为末,酒常服之。(《本草易读》)
(3)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加入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日一次。(《本草易读》)
(4)耳鸣:石菖蒲60g,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口服。左耳及双耳耳鸣者,同服六味地黄丸,右耳鸣者同服金匮肾气丸。(《一味中药祛顽疾》)
(5)风湿痹痛:取石菖蒲200g,浸入60度左右的白酒1000ml内,密封,半个月后启用。每天早晚各饮2-3杯,1kg药酒可服1个月。能祛风化湿,散寒止痛。(《一味妙方治百病》)
(6)癫痫大发作:石菖蒲煎剂(每30ml含石菖蒲干品9g)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连续2年未再有癫痫大发作者,可停药观察。
(7)神经性呕吐:石菖蒲捣碎,以纱布包之,加水500ml,文火煮沸15分钟后取汁,每次10-20g(1日量),取汁后宜少量频饮,每日10-30次。
(8)咽喉疾患:石菖蒲鲜品为佳,每日10-15g,切片泡水,小口频服。
3、配伍应用:
(1)石菖蒲与郁金配伍,开窍化湿,宁心安神,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智昏乱。
(2)石菖蒲与远志配伍,宁心安神,用于健忘、耳鸣、耳聋。
(3)石菖蒲与龙骨配伍,平肝宁神,用于癲狂、痴呆。
(4)石菖蒲与吴茱萸配伍,化湿和胃,用于胸腹胀闷或疼痛。
(5)石菖蒲与茯苓配伍,开胃进食,用于噤口痢。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