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注射用维生素C药品名称拼音: Zhusheyong Weishengsu C药品概述: ...
养生
药品名称: 注射用维生素C
药品名称拼音: Zhusheyong Weishengsu C
药品概述:
注射用维生素C,西药名。为维生素类药。用于防治坏血病和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于克山症,心源性休克时抢救。本品亦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维生素类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2.57元-12.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
适应状:
本品适用于防治坏血病和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于克山症,心源性休克时抢救。本品亦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下列情况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
1、病人接受慢性血液透析、胃肠道疾病(长期腹泻、胃或回肠切除术后)结核病、癌症、溃疡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感染、创伤、烧伤、手术等。
2、因严格控制或选择饮食,接受肠道外营养的病人,因营养不良,体重骤降,以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
3、应用巴比妥类、四环素类、水杨酸类,或以维生素C作为泌尿系统酸化药。
用法用量:
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每次100-250mg,每日1-3次,小儿每日100-300mg,分次注射。救治克山病可用大剂量。必要时,成人每次2-4g,每日1-2次,或遵医嘱。
规格:
(1)0.5g;(2)1.0g。
储藏方法:
遮光,密闭(10-30℃)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H04592010及WS-10001-(HD-0070)-2002-2011。
不良反应(副作用):
1、长期应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
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
3、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头晕、晕厥。
4、大量应用(每日用量1g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
药品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大剂量维生素C可干扰抗凝药的抗凝效果。
2、与巴比妥或扑米酮等合用,可促使维生素C的排泄增加。
3、纤维素磷酸钠可促使维生素C代谢为草酸盐。
4、长期或大量应用维生素C时,能干扰双硫仑对乙醇的作用。
5、水杨酸类能增加维生素C的排泄。
6、不宜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核黄素、三氯叔丁醇、铜、铁离子(微量)的溶液配伍,以免影响疗效。
7、与维生素K配伍,因后者有氧化性,可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者疗效减弱或消失。
8、本品与氨茶碱、博来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匹啉、结合雌激素、右旋糖酐、多沙普仑、红霉素、甲氧霉素、青霉素G、维生素K、华法林、重碳酸钠配伍禁忌。
注意事项:
1、维生素C对下列情况的作用未被证实:预防或治疗癌症、牙龈炎、化脓血、血尿、视网膜出血、抑郁症、龋齿、贫血、痤疮、不育症、衰老、动脉硬化、溃场病、结核、痢疾、胶原性疾病、骨折、皮肤溃疡、枯草热、药物中毒、血管栓塞、感冒等。
2、对诊断的干扰。大量服用将影响以下诊断性试验的结果:
(1)大便隐血可致假阳性。
(2)能干扰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氨基转移酶浓度的自动分析结果。
(3)尿糖(硫酸铜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均可致假阳性。
(4)尿中草酸盐、尿酸盐和半胱氨酸等浓度增高。
(5)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
(6)尿pH下降。
3、下列情况应慎用:
(1)半胱氨酸尿症。
(2)痛风。
(3)高草酸盐尿症。
(4)草酸盐沉积症。
(5)尿酸盐性肾结石。
(6)糖尿病(因维生素C可能干扰血糖定量)。
(7)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8)血色病。
(9)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
(10)镰形红细胞贫血。
4、长期大量服用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分泌入乳汁。孕妇大剂量应用时,还可产生婴儿坏血病。
6、儿童用药:推荐膳食每日摄入量(RDA,1980):4-6岁小儿45mg,7岁以上按成人计60mg,未经证实有效时,不宜应用大于10倍上述剂量。
7、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8、药物过量:每日1-4g,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临床应用:
1、谢文轩通过研究维生素C局部应用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得出结论临床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采用维生素C治疗能够使疗效得到显著提升,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北方药学,2018,15(10):57-58.)
2、高智勇、李秀春通过研究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40例临床疗效,得出结论在对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临床疗效,并且治疗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3):120-122.)
3、王丽伟通过研究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的效果,得出结论运用维生素C对角膜炎患者进行局部注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等多种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353.)
药品鉴别: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按维生素C(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791页)项下的鉴别法试验,显相同反应。
药品检查:
1、澄明度:取本品,每支加新沸过的澄明冷水10ml溶解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B),应符合规定。
2、pH值:取本品0.5g,加新沸过的冷水10ml溶解后,pH值应为4.5-7.0(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VIH)。
3、溶液的颜色:取本品的5%水溶液,与对照液(精密量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标准液0.5ml,加水制成10ml)比较,不得更深。
4、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B)。
药品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照维生素C(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791页)项下的方法测定。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