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硬脂酸红霉素颗粒药品名称拼音: Yingzhisuan Hongmeisu Keli药品...
养生
药品名称: 硬脂酸红霉素颗粒
药品名称拼音: Yingzhisuan Hongmeisu Keli
药品概述:
硬脂酸红霉素颗粒,西药名。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军团菌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等。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25.2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硬脂酸红霉素。
性状:
本品为混悬颗粒;气芳香。
适应状:
本品适用于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淋球菌感染。
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9、空肠弯曲菌肠炎。
10、百日咳。
11、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一日0.75-2g,分3-4次,儿童每日按体重20-40mg/kg,分3-4次。
2、治疗军团菌病,成人一次0.5-1.0g,一日4次。
3、用作风湿热复发的预防用药时,一次0.25g,一日2次。
4、用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用药时,术前1小时口服1g,术后6小时再服用0.5g。
规格:
50mg(5万单位)。
储藏方法: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版。
不良反应(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多见,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药品禁忌:
对红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本品与阿芬太尼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本品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
2、与氯霉素和林可酰胺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用。
3、本品为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用。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两者必须同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5、除二羟丙茶碱外,本品与黄嘌呤类合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合用6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红霉素血清峰值成正比。因此在两者合用疗程中和疗程后,黄嘌呤类的剂量应予调整。
6、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7、大剂量红霉素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尤其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耳毒性。
8、与洛伐他丁合用时可抑制其代谢而使血浓度上升,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与咪达唑仑或三唑仑合用时可减少二者的清除而增强其作用。
注意事项: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
3、为获得较高血药浓度,红霉素需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与水同服。
4、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肝病患者和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红霉素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5、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也可过敏或不能耐受。
6、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均可能增高。
7、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不高。文献中也无对胎儿影响方面的报道,但孕妇应用时仍宜权衡利弊。本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9、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10、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11、药物过量:应及时停药,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血或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消除。
临床应用:
刘珂,张亚杰等,通过研究HPLC测定硬脂酸红霉素颗粒中的红霉素A,得出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华西药学杂志,2012,27(06):724-725.)
药品鉴别:
1、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红霉素3mg),加丙酮3ml使硬脂酸红霉素溶解,滤过,滤液加盐酸2ml,即显橙黄色渐变为紫红色,再加三氯甲烷2ml,振摇,三氯甲烷层显紫色。
2、取本品细粉与红霉素标准品各适量,照红霉素B、C组分及有关物质项下的方法,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中约含红霉素4mg的溶液,滤过,分别作为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试验。在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标准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取本品约3g,置离心管内,加适量水搅拌使成混悬液,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加适量水洗涤离心3次,取沉淀,加稀盐酸3.5m与水10ml,混和,缓慢加热至沸,待有油珠浮起,放冷,取脂肪层,加0.4%氢氧化钠溶液3ml,加热至沸,放冷,则溶液成白色胶体,加沸水10ml,振摇,即产生泡沫,分取1ml,加氯化钙试液3-4滴,产生粒状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盐酸。
药品检查:
1、酸碱度:取本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混悬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6.0-9.0。
2、红霉素B、C组分及有关物质: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红霉素0.1g),加甲醇50ml,超声使硬脂酸红霉素溶解,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15: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红霉素1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0ml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15:1)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硬脂酸红霉素项下的方法测定,应符合规定。
3、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千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通则0831)。
4、其他: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4)。
药品含量测定:
1、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红霉素0.1g),加乙醇使硬脂酸红霉素溶解后,用灭菌水定量制成每1m中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摇匀,静置2小时以上,精密量取上清液适量,照硬脂酸红霉素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
2、本品含硬脂酸红霉素按红霉素(C37H67NO13)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