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药品名称拼音: Guansuan Nuofushaxing Zhus...
养生
药品名称: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
药品名称拼音: Guansuan Nuofushaxing Zhusheye
药品概述: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西药名。为氟喹诺酮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氟喹诺酮类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10.00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谷氨酸诺氟沙星。
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状:
1、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2、由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已有报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对于一些患者,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单纯性尿路感染/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有自限性,应在没有其他药物治疗时方可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
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0.2-0.4g(以诺氟沙星计),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0ml,以每分钟30-40滴的速度静脉滴注,一日2次,7-14日为一疗程。
规格:
2ml:0.2g(按C16H18FN3O3)。
储藏方法:
遮光,密闭保存(10-30℃)。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351)-2003Z。
不良反应(副作用):
1、严重和其他重要的不良反应:
(1)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肌腱病和肌腱断裂。
(3)QT间期延长。
(4)过敏反应。
(5)其他严重并且有时致命的反应。
(6)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7)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8)周围神经病变。
(9)对血糖的干扰。
(10)光敏感性/光毒性。
在【注意事项】下对以上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说明。
2、心血管系统: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惊厥、中毒性精神病、震颤、躁动、焦虑、头晕、意识模糊、幻觉、妄想、抑郁、恶梦、失眠、癫痫发作、极少数情况可导致患者产生自杀的念头或行动。
4、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错乱、感觉迟钝、触物痛感、疼痛、烧灼感、麻刺感、麻木、无力,或轻触觉、痛觉、温度觉、位置觉和振动觉异常、多发性神经炎。
5、骨骼肌肉系统:关节痛、肌痛、肌无力、张力亢进肌腱炎、肌腱断裂、重症肌无力恶化。
6、超敏反应:荨麻疹、瘙痒及其他严重皮肤反应(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形性红斑)、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包括舌、喉、咽或面部水肿/肿胀)、心血管性虚脱、低血压、意识丧失、气道阻塞(包括支气管痉挛、气促及急性呼吸窘迫)、过敏性肺炎、过敏性休克。
7、肝胆系统:肝炎、黄疸、急性肝坏死或肝衰竭。
8、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
9、血液系统: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和/或其他血液病。
10、其他:发烧、血管炎、血清病、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血糖紊乱、光敏感性/光毒性。
药品禁忌:
1、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过敏者禁用。
2、孕妇、婴幼儿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尿碱化剂可减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
2、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的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
3、环孢素与本品合用,可使前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
4、与抗凝药华法林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5、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6、本品与呋喃妥因具拮抗作用,不推荐联合应用。
7、本品干扰咖啡因的代谢,从而导致咖啡因清除减少,血消除半衰期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注意事项:
1、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已有报告在同一患者的身体不同器官系统同时发生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通常包括:肌腱炎,肌腱断裂,关节痛,肌痛,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幻觉,焦虑,抑郁,失眠,严重头痛和错乱)。这些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后数小时至数周。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之前没有相关风险因素,均有报告发生这些不良反应。
2、肌腱病和肌腱断裂
氟喹诺酮类药品,会使所有年龄段患者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这种不良反应最常发生在跟腱,跟腱断裂可能需要手术修复。也有报告在肩、手部、肱二头肌、拇指和其他肌腱点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可发生在开始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后数小时或数天,或结束治疗后几个月。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可双侧发生。这种风险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皮质类固醇药品患者及肾脏、心脏或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中进一步增加。除了年龄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因素外,另可独立增加肌腱断裂风险的因素包括剧烈的体力活动,肾功能衰竭以及以前的肌腱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也发生在没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患者中。肌腱断裂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也有报告在治疗结束数月后发生肌腱断裂。在患者发生肌腱疼痛、肿胀、炎症或断裂后,应停止使用本品。在出现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迹象后,应建议患者休息,并与医生联系,换用非喹诺酮类药品。有肌腱疾病病史或发生过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3、重症肌无力加重
氟喹诺酮类药品,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可能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症状。上市后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和需要通气支持,以及重症肌无力患者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相关。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
4、QT间期延长
某些氟喹诺酮类药品可以使心电图的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心律失常。上市后监测期间自发报告接受氟喹诺酮类药品治疗的患者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情况罕见。已知QT间期延长的患者、未纠正的低血钾患者及使用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老年患者更容易受药品相关的QT间期的影响。
5、过敏反应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已报告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一些患者在第一次给药后即发生,有些反应可伴随有心血管系统衰竭、丧失意识、刺痛、咽或面部水肿、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肾上腺素紧急治疗。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应在第一次出现皮疹或其他任何过敏迹象时停止使用。必要时可进行输氧,静脉注射类固醇,气道管理,包括插管等措施。
6、其他严重并且可能致命的反应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已有出现其他严重并且可能致命的事件报告。这些事件中有些是由于过敏,有些则病因不明。这些事件可能是重度的,通常发生在多剂量给药后。临床表现可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症状:发热、皮疹、严重的皮肤反应(例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血管炎;关节痛;肌痛;血清病;过敏性肺炎;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肝炎、黄疸、急性肝坏死或肝功能衰竭;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和/或其他血液学异常。应在第一次出现皮疹、黄疸或任何其他过敏表现时立即停药并且采取措施。
7、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已有报告会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包括惊厥和颅内压增高(含假性脑瘤)以及中毒引起的精神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包括焦躁、激动、失眠、焦虑、噩梦、偏执狂、头晕、错乱、震颤、幻觉、抑郁和自杀想法或行为。这些反应可能发生在首次用药后。如果这些反应发生在患者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时,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与所有的氟喹诺酮类药品一样,已知或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癫痫)或存在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有发作倾向或发作阈值降低)应在获益超过风险时使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
8、周围神经病变
已有报告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产生罕见的感觉或感觉运动性轴索神经病,影响小和/或大的轴索,致皮肤感觉异常、感觉迟钝、触物痛感和衰弱。对于某些患者,症状可能在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用药后很快发生并且可能是不可逆的。如果患者出现外周神经病变症状,包括疼痛、烧灼感、麻刺感、麻木和/或无力,或其他感觉,包括轻触觉、痛觉、温觉、位置觉和振动觉的变化,应立即停药。有周围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9、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1)几乎所有的抗菌药品均出现过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报告,包括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严重程度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结肠炎。抗菌药品治疗使结肠的正常菌群改变,从而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生长。
(2)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A和B,是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原因。高毒性的梭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升高,这些感染抗菌治疗无效,并可能需要结肠切除术。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泻均应考虑CDAD的可能性。因为CDAD可能发生在使用抗菌药品治疗后两个月,因此仔细询问病史是必要的。
(3)如果怀疑或证实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可能需要停止目前使用的不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应适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充蛋白质,采用针对艰难梭菌的抗生素治疗,出现临床指征时应进行手术评价。
10、对血糖的干扰
曾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引起血糖紊乱(如症状性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报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同时口服降糖药(如优降糖/格列本脲)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应密切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在接受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时出现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1、光敏感性/光毒性
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后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中度至严重的光敏性/光毒性反应,后者可能表现过度的晒伤反应(例如烧灼感、红斑、水泡、渗出、水肿),常出现在暴露于光的部位(通常是颈部的“V”型区域、前臂伸肌表面、手的背部)。因此,应该避免过度暴露于光源下。发生光毒性反应时应停药。
1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接近血药浓度,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3、儿童用药:本品可使犬的承重关节软骨永久性损害而致跛行,在其他几种未成年动物中也可致关节病发生,故婴幼儿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14、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15、药物过量:急性药物过量时,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并须维持适当的补液量。
药品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适量,加0.4%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中含诺氟沙星6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7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取本品1ml,稀释至30ml,摇匀,量取1ml加茚三酮试液数滴,加热,溶液显蓝色至蓝紫色。
药品检查:
1、pH值:应为4.5-6.5(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H)。
2、颜色:取本品0.2ml加水稀释至10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ⅨA第二法),在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过0.05。
3、有关物质: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水分别制成每1ml中含诺氟沙星0.3mg与0.003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高约为记录仪满量程的10%;再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5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除溶剂峰外,各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的面积。
4、热原: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诺氟沙星20m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ⅨD),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ml,应符合规定。
5、无菌:取本品,分别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H),应符合规定。
6、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B)。
药品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84: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诺氟沙星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诺氟沙星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2、测定法:取诺氟沙星对照品约3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2ml使溶解,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水稀释制成每1ml中含诺氟沙星60μ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3、本品为谷氨酸诺氟沙星的灭菌水溶液,含谷氨酸诺氟沙星以诺氟沙星(C16H18FN3O3)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