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利福平胶囊药品名称拼音: Lifuping Jiaonang药品概述: 利福平胶囊,西药...
养生
药品名称: 利福平胶囊
药品名称拼音: Lifuping Jiaonang
药品概述:
利福平胶囊,西药名。为抗结核病药。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等。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抗结核病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参考价格: 17.00元-58.71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利福平。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含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结晶性粉末。
适应状: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本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3、本品与万古霉素(静脉)可联合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利福平与红霉素联合方案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
4、用于无症状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脑膜炎奈瑟菌;但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
1、抗结核治疗:成人,一日0.45g-0.60g,空腹顿服,每日不超过1.2g;1月以上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空腹顿服,每日量不超过0.6g。
2、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成人5mg/kg,每12小时1次,连续2日;1个月以上小儿每日10mg/kg,每12小时1次,连服4次。
3、老年患者:按每日10mg/kg,空腹顿服。
规格:
(1)0.15g;(2)0.3g。
储藏方法:
密封,置阴暗干燥处保存(避光并不超过20℃)。
有效期: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不良反应(副作用):
1、消化道反应:最为多见,口服本品后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7%-4.0%,但均能耐受。
2、肝毒性:发生率约为1%,为本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在疗程最初数周内,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肝肿大和黄疸,大多数为无症状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在疗程中可自行恢复,老年人、酗酒者、营养不良、原有肝病或其他因素造成肝功能异常者较易发生。
3、变态反应:大剂量间歇疗法后偶可见出现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呼吸困难、头昏、嗜睡及肌肉疼痛等。发生频率与剂量大小及间歇时间有明显关系。偶见发生急性溶血或肾功能衰竭,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属过敏反应。
4、其他:患者服用本品后,大小便、唾液、痰液、泪液等可呈橘红色。偶见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头痛、眩晕、视力障碍等。
药品禁忌:
1、对本品或利福霉素类抗菌药过敏者禁用。
2、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可致利福平性肝毒性发生率增加,并增加利福平的代谢,需调整利福平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肝毒性出现。
2、对氨基水杨酸盐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导致其血药浓度减低;如必须联合应用时,两者服用间隔至少6小时。
3、本品与异烟肼合用肝毒性发生危险增加,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损害者和异烟肼快乙酰化患者。
4、利福平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应。
5、氯苯酚嗪可减少利福平的吸收,达峰时间延迟且半衰期延长。
6、利福平与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后两者血药浓度减低,故本品不宜与咪唑类合用。
7、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抗凝药、氨茶碱、茶碱、氯霉素、氯贝丁酯、环胞素、维拉帕米(异搏定)、妥卡尼、普罗帕酮、甲氧苄啶、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药、促皮质素、氨苯砜、洋地黄苷类、丙吡胺、奎尼丁等与利福平合用时,由于后者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可使上述药物的药效减弱,因此除地高辛和氨苯砜外,在用利福平前和疗程中上述药物需调整剂量。本品与香豆素或茚满二酮类合用时应每日或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据以调整剂量。
8、本品可促进雌激素的代谢或减少其肠肝循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作用,导致月经不规则,月经间期出血和计划外妊娠。所以,患者服用利福平时,应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9、本品可诱导肝微粒体酶,增加抗肿瘤药达卡巴嗪、环磷酰胺的代谢,形成烷化代谢物,促使白细胞减低,因此需调整剂量。
10、本品与地西泮(安定)合用可增加后者的消除,使其血药浓度减低,故需调整剂量。
11、本品可增加苯妥因在肝脏中的代谢,故两者合用时应测定苯妥因血药浓度并调整用量。
12、本品可增加左旋甲状腺素在肝脏中的降解,因此两者合用时左旋甲状腺素剂量应增加。
13、本品亦可增加美沙酮、美西律在肝脏中的代谢,引起美沙酮撤药症状和美西律血药浓度减低,故合用时后两者需调整剂量。
14、丙磺舒可与本品竞争被肝细胞的摄入,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并产生毒性反应。但该作用不稳定,故通常不宜加用丙磺舒以增高本品的血药浓度。
注意事项:
1、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婴儿、3个月以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2、利福平应于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清晨空腹一次服用吸收最好,因进食影响本品吸收。
3、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常需减少剂量,每日剂量≤8mg/kg。
4、对诊断的干扰:可引起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干扰血清叶酸浓度测定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结果;可使磺溴酞钠试验滞留出现假阳性;可干扰利用分光光度计或颜色改变而进行的各项尿液分析试验的结果;可使血液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及血清尿酸浓度测定结果增高。
5、利福平可致肝功能不全,在原有肝病患者或本品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同服时有伴发黄疸死亡病例的报道,因此原有肝病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情况下方可慎用,治疗开始前、治疗中严密观察肝功能变化,肝损害一旦出现,立即停药。
6、高胆红素血症系肝细胞性和胆汁潴留的混合型,轻症患者用药中自行消退,重者需停药观察。血胆红素升高也可能是利福平与胆红素竞争排泄的结果。治疗初期2-3个月应严密监测肝功能变化。
7、单用利福平治疗结核病或其他细菌性感染时病原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品必须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可能需持续6个月-2年,甚至数年。
8、利福平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此时应避免拔牙等手术、并注意口腔卫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直至血象恢复正常。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
9、肾功能减退者不需减量。在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或无尿患者中利福平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改变。
10、服药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橘红色。有发生间质性肾炎的可能。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利福平可透过胎盘,动物实验曾引起畸胎,人类尚无致畸报道,但目前无足够资料表明可在妊娠期安全应用。
(2)利福平可由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
12、儿童用药:本品在5岁以下小儿应用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婴儿慎用。
13、老年用药:老年患者肝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量应酌减。
14、药物过量:
(1)逾量的表现:精神迟钝;眼周或面部水肿;全身瘙痒;红人综合征(皮肤粘膜及巩膜呈红色或橙色)。有原发肝病,酗酒者或同服其他肝毒性药物者可能引起死亡。
(2)处理:①停药。②洗胃,因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不宜再催吐;洗胃后给予活性炭糊,以吸收胃肠道内残余的利福平;有严重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剂。③静脉输液并给予利尿剂,促进药物的排泄。④对症和支持疗法。
药品鉴别:
1、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福平10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照利福平项下的鉴别(2)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药品检查:
1、有关物质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利福平0.1g),精密称定,加少量乙腈(约利福平10mg加1ml乙腈)溶解,再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福平1mg的溶液,用0.45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利福平项下的方法测定,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SV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分别不得过标示量的2.0%、1.0%、0.5%,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5倍(3.5%)。
2、干燥失置:取本品的内容物,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通则0831)。
3、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一法),以盐酸溶液(9→1000)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02g与磷酸氢二钾6.2g,加水溶解成1000ml,pH值为7.0)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福平2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立即在47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43H58N4O12的吸收系数(E1%1cm)为187计算每粒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4、其他: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药品含量测定:
1、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利福平100mg),加少量乙腈(约利福平10mg加1ml乙腈)溶解,再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利福平1mg的溶液,用0.45μm滤膜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乙腈-水(1: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利福平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利福平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
2、本品含利福平(C43H58N4O12)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