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肿节风注射液药品名称拼音: Zhongjiefeng Zhusheye药品概述: 肿节风...
养生
药品名称: 肿节风注射液
药品名称拼音: Zhongjiefeng Zhusheye
药品概述:
肿节风注射液,中成药名。由经肿节风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热毒壅盛所致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菌痢、脓肿,与肿节风片联合用于消化道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
药品类型-1: 中成药
药品类型-2: 清热解毒剂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1.36元-11.91元
药品成分:
肿节风。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状:
本品用于热毒壅盛所致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菌痢、脓肿,与肿节风片联合用于消化道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
1、抗菌消炎:一次2-4ml,一日1-2次。
2、抗肿瘤:一次3-4ml,一日2次。
规格:
每支装2ml。
储藏方法:
密封,遮光。
有效期:
执行标准: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WS3-B-2729-97。
不良反应(副作用):
本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可见以下临床表现:
1、过敏及过敏样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寒战、发热等。
3、皮肤:皮疹、瘙痒、多汗、潮红、苍白等。
4、呼吸系统: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5、心血管系统:心悸、紫绀等。
6、神经系统:头晕、四肢麻木等。
7、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等。
8、用药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
药品禁忌:
1、对本品或含有肿节风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及婴幼儿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超剂量、不长期连续用药,禁止静脉用药。
4、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6、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7、对肝肾功能异常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8、4岁以上儿童、老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9、加强用药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特别是用药后30分钟内,发现异常,立即积极救治。
临床应用:
1、宋朝阳通过肿节风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肿节风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6):1114-1117)。
2、杨清清通过清热止疡汤及肿节风注射液外用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炎的疗效观察,得出结论清热止疡汤及肿节风注射液外用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炎均有一定效果,可减轻创面肿胀和充血,促进溃疡面和糜烂面愈合,但相对来说,清热止疡汤外用治疗可更好降低吻合口炎复发率,且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每天大便次数,值得推广(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01-202)。
药品鉴别:
1、取本品0.5ml,置试管中,照肿节风浸膏[鉴别](1)试验(部标十三册112页),显相同的结果。
2、取本品数滴,点于滤纸上。照肿节风浸膏[鉴别](2)试验(部标十三册112页),显相同的结果。
药品检查:
1、pH值:应为5.0-6.0(附录ⅦG)。
2、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U)。
药品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
1、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16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为2.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反丁烯二酸计算,应不低于5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反丁烯二酸对照品10mg,置25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反丁烯二酸8μg)。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本品溶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4、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本品每1ml含反丁烯二酸(C4H4O4)不得少于30μg(抗菌消炎用);或不得少于60μg或120μg(抗肿瘤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