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None
药品名称: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药品名称拼音: Zhusheyong Anbianxilinna...
养生
药品名称: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药品名称拼音: Zhusheyong Anbianxilinna Shubatanna
药品概述: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西药名。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在围手术期,也可注射本品以降低腹部和盆腔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伤口感染可继发腹膜感染。
药品类型-1: 西药
药品类型-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参考价格: 1.05元-21.74元
药品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适应状:
1、本品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典型的适应症包括:鼻窦炎、中耳炎、会厌炎、细菌性肺炎等上、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腹膜炎、胆囊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等腹腔内感染;细菌性菌血症;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淋球菌感染。
2、在围手术期,也可注射本品以降低腹部和盆腔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伤口感染可继发腹膜感染。在终止妊娠或行剖腹产手术时,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作为预防用药以减少手术后发生脓毒血症的危险。
用法用量:
1、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肌肉或静脉注射。稀释溶液详见说明书。
2、静脉注射时,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应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其它相容溶液配制。为确信完全溶解,应等到泡沫消失后肉眼看不见药粉为止。此剂量可用于静脉推注,推注时间应超过3分钟,或增加稀释液的容量,静脉滴注给药,滴注时间应超过15-30分钟。
3、经胃肠外给药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可用于深部肌肉注射。如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药粉可用0.5%无水盐酸利多卡因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配制。
4、成人用法: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日常用剂量为1.5-12g,分等量每6或8小时注射一次,每日舒巴坦的最大剂量为4g。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每12小时注射一次。
5、轻度感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每日剂量为1.5-3(0.5+1至1+2)g。
6、中度感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每日最大剂量6(2+4)g。
7、重度感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每日最大剂量最大剂量12(4+8)g。
8、可根据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肾功能情况增加或减少给药的次数。治疗通常持续到患者退热或其他异常体征恢复正常后48小时。一般情况下应治疗5-14天,但在遇到严重病例时可延长疗程或另外加用氨苄西林。
9、在治疗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感染时,应注意1500mg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约含115mg(5mmol)的钠盐。
10、用于预防手术感染时,应在患者麻醉诱导期给予1.5-3g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以使药物在手术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有效的血清与组织浓度。此剂量可每6–8小时重复给药;通常在主要手术过程后24小时停药,除非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用于治疗时。
11、治疗非复杂性淋病时,可注射单剂1.5g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为延长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血浆浓度,应同时口服丙磺舒1.0g。
12、肾功能受损患者用药: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其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药物清除动力学参数均受到相似影响,因此两者的血浆浓度比值保持恒定。与氨苄西林的常规用法一样,用舒巴坦钠/氨苄西林钠治疗这类患者时应减少给药次数。
规格:
(1)0.75g;(2)1.50g;(3)2.25g;(4)3.0g。
储藏方法:
密闭,30℃以下保存。
有效期:
执行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160159。
不良反应(副作用):
1、同其他经胃肠道外给药的抗生素一样,观察到的副作用主要为注射部位疼痛,尤其是肌肉注射部位的疼痛。少数患者静脉注射后可发生静脉炎或注射部位反应。
2、单用氨苄西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给药时观察到。所有列出的不良反应均根据MedDRA系统器官进行分类,在每一个频率分类中,不良反应以严重性排序。严重性是由临床重要程度决定。
3、常见不良反应:
(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
(2)血管异常:静脉炎。
(3)胃肠道异常:腹泻。
(4)肝胆管异常:高胆红素血症。
(5)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注射部位疼痛。
(6)实验室观察:丙氨酸转氨酶升高、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
4、少见不良反应:
(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2)胃肠道异常:呕吐。
(3)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皮疹、瘙痒。
5、罕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异常:恶心舌炎。
6、频率未知(根据现有数据无法估计):
(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免疫系统异常:类过敏性休克、类过敏性反应。
(3)神经系统异常:惊厥。
(4)胃肠道异常:假膜性结肠炎、小肠结肠炎、口腔黏膜炎、舌变色。
(5)肝胆管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胆汁淤积、肝功能异常、黄疸。
(6)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多形性红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剥脱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红斑、荨麻疹。
(7)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小管间质性肾炎。
(8)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注射部位反应。
药品禁忌:
本复方制剂禁用于对活性成分、任何青霉素类抗生素或任何辅料(对含有利多卡因的制剂而言,还包括利多卡因)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1、别嘌醇:有报道,合用氨苄西林与别嘌醇的患者较单用氨苄西林者,皮疹发生率明显升高。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氨苄西林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后,可相互使两者的作用灭活。如需这两种抗菌药物合用时,应分别在患者的不同部位注射,并至少间隔1小时。
3、抗凝药:经胃肠道外给药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使血小板聚集和凝集试验的结果发生改变。可另外加用抗凝药抵消这种影响(见【注意事项】-配伍禁忌)。
4、抑菌药(氯霉素、红霉素、磺胺类抗生素和四环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可对抑菌药产生影响。最好避免其合用。
5、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有病例报道,应用氨苄西林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后,其避孕效果降低,造成计划外受孕。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应让应用氨苄西林的患者选择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或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避孕措施。
6、甲氨蝶呤: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合用后可使甲氨蝶呤的清除减少,从而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可能需要增加亚叶酸的剂量并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7、丙磺舒:当丙磺舒与本品合用时,前者可减少氨苄西林和舒巴坦在肾小管的分泌,由此导致后者的血清峰浓度升高并延长,同时使其消除半减期延长,增加中毒的危险。
8、实验室检查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用Benedict,Fehling和ClinitestTM试剂进行尿液分析时,可观察到尿糖出现假阳性结果。孕妇注射氨苄西林后,可发现其血浆总结合雌三醇、葡糖苷酸-雌三醇、结合雌酮和雌二醇呈一过性降低。这种现象也可在接受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中发生。
注意事项:
1、使用氨苄西林/舒巴坦伴随有药物性肝损伤,包括胆汁淤积性黄疸型肝炎。如果有肝病进展的迹象和症状,应建议患者联系医生。
2、有报道,接受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严重的或偶发致死过敏反应。这些过敏反应在有青霉素过敏史和/或对多种过敏原有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有报道,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在应用青霉素治疗前,应仔细询问患者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及其他过敏原的既往过敏反应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停药并给予妥善处理(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血管加压胺)。
3、遇到严重过敏反应时,须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紧急治疗。根据病情采取吸氧、静脉注射激素,及包括气管插管在内的通气治疗措施。
4、同任何抗生素一样,应持续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敏感微生物,包括真菌过度生长的征象。一旦发生二重感染,应停药并给予妥善处理。几乎所有抗菌药物的应用都有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报告,其中包括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其严重程度可表现为轻度腹泻至致命性肠炎。抗菌药物治疗可引起结肠正常菌群的改变,导致难辨梭菌的过度生长。难辨梭菌产生的毒素A和毒素B与CDAD的发病有关。高产毒的难辨梭菌菌株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这些感染可能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有可能需要结肠切除。对于所有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的患者,必须考虑到CDAD的可能。由于曾经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后超过2个月发生CDAD的报道,因此需仔细询问病史。
5、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因此不应使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接受氨苄西林治疗后可使皮疹的发生率升高。
6、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其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药物清除动力学参数均受到相似影响,因此两者的血浆浓度比值保持恒定。与氨苄西林的常规用法一样,用本品(舒巴坦钠/氨苄西林)治疗这类患者时应监控剂量并减少给药频率。此药物应在透析之后给用。
7、在治疗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时,应注意:0.750g本品(舒巴坦/氨苄西林)约含55mg(2.5mmol)钠。
8、同任何其它全身应用的有效药物一样,建议在延长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包括肾脏、肝脏和造血系统。这点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其他婴儿尤其重要。
9、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用前需做青霉素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6、配伍禁忌:由于在体外任何氨基青霉素均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灭活,因此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应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开配制和注射。
7、使用说明:舒巴坦钠与大多数静脉注射溶液相容,但氨苄西林钠有所不同。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葡萄糖或其他含糖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且不应与血液制品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混合。由于氨苄西林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相容,因此两者不应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同样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也应如此(见【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液应在配制后1小时内使用。各种稀释后静脉注射的使用期限详见说明书。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研究结果表明,舒巴坦和氨苄西林不会对生育能力和胎儿造成损害。舒巴坦可通过胎盘屏障。尚无本品用于孕妇和哺乳妇女方面的资料。
9、儿童用药:
(1)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用于儿童、婴儿和新生儿大多数感染的剂量为150mg/kg体重/日(相当于舒巴坦50mg/kg体重/日和氨苄西林100mg/kg体重/日)。
(2)与氨苄西林的常规用法一样,儿童、婴儿和新生儿通常每6或8小时注射一次。
(3)出生头一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推荐剂量为75mg/kg体重/日(相当于25mg/kg体重/日的舒巴坦和50mg/kg体重/日的氨苄西林),分等量,每12小时注射一次。
10、老年用药:有关老年患者用药资料尚未确定。
11、药物过量:有关人体发生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钠急性中毒的资料有限。预计本品药物过量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那些已被报道的不良反应的延伸。脑脊液中高浓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抽搐等。由于舒巴坦和氨苄西林均可通过血液透析从血循环中被置换出来,因此,如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发生药物过量,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本品从体内的排出。
临床应用:
于文娟通过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对不同部位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得出结论采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不同部位感染患者,其疗效明确,安全性高,优于单用氨苄西林钠的疗效。(抗感染药学,2017,14(01):170-172.)
药品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个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中相应两个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显钠盐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药品检查:
1、碱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10mg和舒巴坦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8.0-10.0。
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瓶,按标示量分别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15g的溶液,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5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深。
3、有关物质: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3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A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1mol/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4.0±0.1),流动相B为乙腈,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nm。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置60℃水浴中加热1小时,取出,放冷,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舒巴坦峰和氨苄西林峰之间应能检出2-3个杂质峰;主峰与相邻杂质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与氨苄西林峰相对保留时间约1.7倍处的较大杂质峰为氨苄西林二聚物峰;另取含量测定项下系统适用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谐图,出峰顺序依次为舒巴坦的碱性降解产物、舒巴坦、氨苄西林的碱性降解产物、氨苄西林,各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从溶液配制到进样应控制在2小时内)与对照溶液各10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氨苄西林二聚物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氨苄西林峰面积的4.5倍(4.5%);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两个主峰面积之和(1.0%),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两个主峰面积之和的3倍(3.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小于对照溶液两个主峰面积之和0.05倍的峰忽略不计。
4、水分:取本品适量,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2.0%。
5、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本品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10EU。
6、不溶性微粒:取本品,按标示量加微粒检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45mg的溶液,依法检查(通则0903),标示量为1.0g以下的折算为每1.0g样品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标示量为1.0g以上(包括1.0g)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7、无菌:取本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并稀释后,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2)。
药品含量测定:
1、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1mol/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4.0±0.1)-乙腈(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氨苄西林的保留时间应在6分钟以上。取系统适用性溶液(取氨苄西林对照品6mg和舒巴坦对照品3mg,分别加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溶解后,室温放置30分钟用1mol/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4.0±0.1;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l,置内含氨苄西林5mg和舒巴坦2.5mg的25ml量瓶中,振摇使溶解,再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出峰顺序依次为舒巴坦碱性降解产物、舒巴坦、氨苄西林的碱性降解产物、氨苄西林。舒巴坦的碱性降解产物峰与舒巴坦峰、氨苄西林的碱性降解产物峰与氨苄西林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3、测定法: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0.6mg和舒巴坦0.3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取氨苄西林对照品与舒巴坦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0.6mg和舒巴坦0.3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C16H19N3O4S和C8H11NO5S的含量。
4、本品为氨苄西林钠和舒巴坦钠[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和舒巴坦(C8H11NO5S)标示量之比为2:1]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按无水物计算,每1mg中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和舒巴坦(C8H11NO5S)分别不得少于563μg和280μg;按平均装量计算,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和舒巴坦(C8H11NO5S)均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