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干燥类别: 中医药术语 概念: 指通过气化而除去湿物料中水分的方法 概述: 中药术语。干燥是...
养生
名称: 干燥
类别: 中医药术语
概念: 指通过气化而除去湿物料中水分的方法
概述:
解读:
应用领域:
中药干燥的方法
1、日晒法:把药材摊开放在席子上在阳光下暴晒,如有条件搭架子,把席子放在架子上,则干燥得更快。晚上将药材堆砌或盖好,防雨、防露、防风刮走。适用于不要求保持一定颜色的和不含挥发油的药材,如党参、薏苡仁等。
2、阴干法:将药材放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空气流通,使药材中的水分自然蒸发而达到干燥的目的。适用于花类及芳香性的中药,如菊花、番红花、藿香等。
3、烘干法:利用火炕或放在烘房架子上烘烤,适用于根茎类药材于阴湿多雨季节的干燥。
中药干燥中应特别注意的是温度,只有适宜的干燥温度才能使有效成分不受影响,又能达到干燥的目的。一般用50℃~60℃干燥,可抑制体内酶的作用,而避免甙与生物碱成分的分解。除特别规定外,一般为了防止花和全草类因水分引起的发酵、腐烂、变色或药材成分因加热而变化较多,干燥应用40℃以下低温处理为好,其中以20℃~30℃为宜。根及地下茎类以50℃~60℃为宜,浆果类以70℃~90℃为宜。
参考文献:
1、余传隆.《中药辞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