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筋膜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 即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 概...
养生
名称: 筋膜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 即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
概述:
解读:
应用领域:
1、肝主筋
肝血不足、肝风内动均可出现筋膜的病变。肝主管全身的筋膜,筋要赖肝的精气滋养才能活动有力。《灵枢·九针》:“肝主筋”;《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肝不养筋,则动作迟钝,活动不灵。《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阴不足可致筋痿不用;肝风内动则可出现拘挛抽筋。
《素问·五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筋的收缩、弛张,可使骨节运动自如。但如果运动过久、过剧,则可使筋力衰弱而疲劳,甚至疲劳,甚至筋伤不能屈伸,所以《宣明五气篇》又有“久行伤津”之说。《灵枢·九针》:“肝主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肝生筋”,说明肝与筋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能主筋是由于筋的营养来源于肝,因为肝的精血充足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方能活动有力,《平人气象论》:“肝藏筋膜之气”,即这个意思。如果肝的精血衰少,不能供给筋以充分的营养,则筋的活动力就会减退。诚如《脉要精微论》所说:“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老年人的动作迟缓,行动不便,就是由于肝气不养筋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如果肝血不足,筋得不到肝血的濡养,而致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若热邪劫伤津血,血不营筋而见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称为“肝风内动”。《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都是对肝筋病变的高度概括。古人所说的筋,除指关节周围的韧带、滑膜外,似包括运动神经的功能在内。
2、肝合筋
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篇》:“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的精气濡养。《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的精气足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窦精气衰则筋力疲惫,屈伸困难。
参考文献:
1、主编:袁钟、图娅、彭泽帮、艾景录.《中医辞海 ·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2、主编:袁钟、图娅、彭泽帮、艾景录.《中医辞海 ·中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
3、主编: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中医大辞典 ·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