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气轮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秘传眼科龙木论》 概念: 眼的五轮之一,即白睛 概述: ...
养生
名称: 气轮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秘传眼科龙木论》
概念: 眼的五轮之一,即白睛
概述:
解读: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白睛。《银海精微》:“肺属金,曰气轮。在眼为白仁。”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
白睛又称白仁、白眼。其表层透明而脆嫩,相当于西医学之球结膜;其里层色白而坚韧,相当于西医学之巩膜。因此,白睛疾病包括了西医学的部分结膜病和巩膜病。
应用领域:
气论辨证
1、辨颜色红赤
白睛浅层红赤,颜色鲜红,为外感风热或肺火上炎。
环绕黑睛发红,颜色紫暗,为肝火上承兼有瘀滞。
白睛浅层赤脉纵横,病呈慢性,时轻时重,为热郁脉络或阴虚火旺所致。
白睛浅层下呈现片状出血,色如胭脂,为肺热郁络或肝肾阴亏所致,亦有外伤者。
2、辨白睛肿胀
白睛浅层红赤壅肿,眵泪俱多,骤然发生,为外感风热。
白睛浅层紫暗壅肿,眵少泪多,舌淡苔薄白,为外感风寒。
双眼白睛浅层水肿,透明发亮,伴眼睑水肿,为脾肾阳虚,水湿上泛。
白睛浅层壅肿,甚至脱于睑裂之外,眼珠突起,为热毒壅滞;若仅限于眦部特别是外眦部者,多为眦部针眼引起。
3、辨白睛结节
白睛浅层有泡性结节,周围局限性红赤,反复发作,多为肺经虚火。
白睛深层有紫红色结节,周围发红,触痛明显,为肺火亢盛。
4、辨白睛膜障
白睛有膜状物,赤脉密集,向黑睛发展较快,称赤膜。多为肺肝火盛,热郁脉络。
白睛有膜状物,赤脉细小稀疏,向黑睛发展较慢。称白膜。如已发展至黑睛仁,称白膜侵睛多为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5、辨白睛变青
白睛局限性青蓝,呈隆起状,高低不平,多因肺肝热毒,困于白睛。
白睛青蓝一片,不红不痛,表面光滑,为色素沉着,乃先天形成。
6、辨其他病症
白睛浅层与眼睑粘连,为睥肉粘轮,多因椒疮后遗或酸碱烧伤结瘢而成。
白睛枯涩,失去光泽,多为阴津不足,津液耗损。
白睛污浊稍红,痒极难忍。为肺脾湿热。
白睛出现漏口,时流稠浊白水,为偏漏。多为痰湿郁滞白睛。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曾庆华.中医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3、李传课.新编中医眼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