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素问·阴阳别论》 概念: 指三阳经脉的诊察...
养生
名称: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素问·阴阳别论》
概念: 指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头部的人迎(属足阳明胃经);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属手太阴肺经)
概述:
解读:
应用领域:
这一经脉理论,对发掘古代切诊很有意义,因为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密切联系着针灸治疗,而在现代临床上,几乎废除了这一诊法,为方便起见,只是独取寸口。《灵枢·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縻、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仅就这短短的一段文献,就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人迎和寸口正常与反常的脉象和判断阴阳的盛衰,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以确定治疗的大法。
参考文献:
1、李剑、曾召.《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实用针炙辞典》编委会编.《实用针灸辞典》:知识出版社,1980年
3、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编著.《注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5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