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天枢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①运气学说术语。指天地气相交之中点。《素问·六微旨大论》:...
养生
名称: 天枢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解读:
天枢原本指天体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中医的阴阳观其实与道教的阴阳观是一脉相承的,古人正是参照道家的思想,取类比相古代天文学中的天枢星来命名和理解“天枢”一词。
《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指出天气在上,地气在下,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交,人就是生活在气交之中的。气交的中点之上,属天气所主;气交的中点之下,属地气所主;气交的部分,人居其中,人体顺应它,万物也由此而化生。
张介宾注:“枢,枢机也。居阴阳升降之中,是为天枢。”按物之中点称“枢”,天枢就是天地相交之中点,也就是所谓“气交之分”。
当将其含义进一步延展至经络理论,穴位名“天枢”也就出现了——天枢穴位于命蒂脐旁,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本穴处于人体上下(天地)之气交合之际,升清降浊之枢纽,关乎生命变化之玄机,与人体先天元神、元精、元气转输以及水谷出入升降故名天枢。
正如王冰注:“天枢,当脐之两旁也,所谓身半矣,伸臂指天,则天枢正当身之半也。”
天枢穴最早出现于《灵枢·骨度》,《灵枢·骨度》:“天枢以下至横骨六寸半”。后世随着经络腧穴理论的完善,其定位于脐中旁开2寸处。
应用领域:
(一)天地气交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此过程为天地气交。对“气交”实质的理解应当立足于《周易》宇宙全息论,“气交”的过程是天地之能量与信息的相互交换。“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天地之相交而形成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四季更替变迁,如环无端。天地是一大宇宙,人体是一小宇宙,“气交”是连接阴阳之气相互消长平衡的枢纽,阴阳亦需要“气交”方能化生万物。《素问·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故“气交”亦为生命形成的必备条件。
(二)天枢穴(大肠募穴)
1、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2、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脐周静脉网。深层有腹壁上、下动、静脉的吻合支,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3、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腹痛,便秘,泄泻,痢疾;症瘕,月经不调,痛经。
4、操作
直刺1.0~1.5寸。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中医大辞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3、柴铁劬.《针灸穴名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4、陈以国、成泽东,气机升降话“天枢”,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第39卷第12期,2337页.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