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喉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 概念: 指呼吸出入之门户 概...
养生
名称: 喉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
概念: 指呼吸出入之门户
概述:
解读:
《重楼玉钥》卷上:“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阐明了喉与气道的密切关系。《灵枢》说“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指出了咽喉各部位的生理功能。咽喉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又是呼吸饮食之门户,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构成了咽喉与脏腑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相互影响,五脏六腑病变多反映于咽喉,其中与肺、胃、脾、肾、肝的关系更为密切。
应用领域:
(一)生理功能
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经脉循行交会处。
1、喉与经络的关系
咽喉乃人体的要冲,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在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11条经脉皆直接循经咽喉;在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带脉、阳维脉外,其余5条经脉皆循经咽喉。此外,尚有手足阳明、太阳、少阳6条经筋循行于咽喉。
2、喉与脏腑的关系
喉与肺:喉下接气道,与肺相通,为肺系所属。肺司呼吸,喉为气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喉与肾:肾之经脉循喉咙,夹舌本。肾主藏精,寓元阳元阴,为水火之宅。肾精充沛,水升火降,则咽喉清利,发音洪亮。
(二)病理关系
咽喉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肺、胃、脾、肝、肾等功能失常,外因多为风、热、湿、疫等邪乘机侵犯,不同外因和内因,产生不同病理变化,表现不同症状。常见的喉病有喉痹、喉痈、喉咳、喉风等。
(三)咽喉病的常见症状
咽部红肿疼痛:辨证时应注意疼痛的轻重缓急,以及咽部黏膜、喉核、喉底及声带等形态色泽的变化。
咽干焮痒、异物感:是乳蛾、喉痹、喉瘖、梅核气等病的自觉症状。
声音异常:辨证时应注意发病的缓急及其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多属危候,临床常伴咽喉红肿疼痛、语言难出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常见于喉风,多为热毒痰浊壅结咽喉之证。
(四)咽喉病治法:分为内治法、外治法。
运用内治法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四诊八纲为基础,进行局部与全身辨证,抓住疾病本质,结合病情轻重缓急变化,确立治则,选择治法。
治疗咽喉疾病时,内治法应注意与通窍吹药、含漱法等外治法配合。
参考文献:
1、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王德鉴.《中医耳鼻喉科学》: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1985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