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化饮宽胸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化饮宽胸是通过化饮消水以宽胸利膈,适用于饮停胸胁证的治...
养生
名称: 化饮宽胸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解读:
化饮宽胸是治疗饮停胸胁的水饮证的治疗方法,饮停胸胁证是指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受阻,表现为胸胁饱胀,咳唾引痛为主症的证候,又称为“悬饮”。
临床表现为胸胁胀闷疼痛,咳唾痛甚,气息短促,或眩晕,身体转侧或呼吸时胸胁部牵引作痛,舌苔白滑,脉沉弦。
本证多因中阳素虚,气不化水,水停为饮;或因外邪侵袭,肺失通调,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为饮,流注胸腔而成。饮停胸胁,气机受阻,升降失司,故胸胁饱胀疼痛,气短息促;水饮停于胸腔,上迫于肺,肺失宣降,胸胁气机不利,故咳嗽、呼吸及身体转侧时牵引作痛;饮邪遏阻,清阳不升,故头目晕眩;水饮内停,故可见脉沉弦,苔白滑。本证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应用领域:
1、轻证
主证:咳嗽牵引胸胁疼痛,吐痰涎泡沫,发热,或寒热往来如疟状,舌苔白滑,脉弦缓。
分析:胸为阳位,饮为阴邪,饮乘阳位,留于胸胁,上冲于肺,则咳吐痰涎泡沫;饮邪阻碍肺气下降,则胸部疼痛;水饮流注胁下,影响肝胆经脉,阻碍气机升降出入,故胁下疼痛、往来寒热如疟;舌苔白滑、脉弦缓,为水饮内停的征象。
治法:通络涤饮。
方药:香附旋复花汤。
加减法:胁痛不能转侧者,加青皮,莱菔子,胸中刺痛喜按,口渴欲饮热汤者,去杏仁、薏苡仁,加葱白、新降香;痛久心下痞硬,噫气者,去香附子、陈皮,加党参、代赭石。
2、重证
主证:肋下胀满而痛,咳唾呼吸疼痛更甚,干呕,短气,午后发热汗出,舌苔白,脉沉弦。
分析:肝脉行胁肋,为阴阳气机升降必经的道路。水饮流注胁下,络脉壅塞,气不得行,故胁下胀满疼痛;咳唾呼吸气道不利,故胸胁掣痛更甚;饮留胸中,胃气不降,故干呕短气;午后发热汗出,为水饮郁于胆胃二经,有化热趋势;舌苔白、脉沉弦,为内有积饮的征象。
治法:攻下逐饮。
方药:控涎丹。
加减法:证见头痛、目眩,胸胁掣痛,咳则剧痛,不得卧,形证俱实者,用十枣汤。
参考文献:
1、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王再谟.《中医内科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3、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