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化饮平喘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化饮平喘,又叫化饮定哮,为治法名,通过化饮以宣肺平喘,...
养生
名称: 化饮平喘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解读:
应用领域:
化饮平喘法适用于发作期的冷哮,本证以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降为主要病机。寒痰伏肺,为诱因触发,以致痰壅气阻,痰气相击,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而咯痰不爽;寒为阴邪,不耗津液,内无郁热,故痰清稀色白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背有俞穴与肺相通,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带青、形寒背冷;外寒每易引动内饮,故天冷或受寒易发;若为风寒引发,则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证;苔白滑、脉弦紧为寒痰内盛之象。本证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痰清稀,形寒背冷,口不渴,苔白滑,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若痰涌喘逆不得卧者,加葶苈子、苏子、白芥子泻肺涤痰、降逆平喘;若外寒内饮,表寒证较突出者,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散寒平喘,并酌加杏仁、白前、陈皮等化痰利气。
参考文献:
1、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治则治法与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
2、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3、余甘霖.《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