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毛际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毛际为人体部位名称,指下腹部男女生殖...
养生
名称: 毛际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
概述:
解读:
应用领域:
1、毛际有诸多经脉经过,《类经图翼》:“曲骨两旁为毛际。”《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毛际者,小腹下横骨间丛毛之间也。”据《灵枢·经脉》记载,足厥阴肝经“入毛中”,足少阳胆经“绕毛际”,《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任脉“上毛际”。
2、毛际为骨度分寸体表标志之一,毛际下大约为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到脐中为五寸,是取气海、关元、中极的重要体表标志。
3、取穴标志——曲骨穴体表取穴标志
《类经图翼》:“曲骨两旁为毛际。”又“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中动脉。”
名称:曲骨Qū gǔ(RN 2)任脉、足厥阴经交会穴
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髂腹
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
操作:直刺0.5~1.0寸,本穴深部为膀胱,故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禁针。
4、腹部定位的体表标志
腹部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为腹部区域。
参考文献:
1、高希言.《中国针灸辞典》: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屠佑堂.《中医实用诊疗大全上》: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3、邱树华.《常用穴位层次解剖与针刺要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4、沈雪勇.《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