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气血衰竭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气血衰竭是人体内两大基本物质“气”与“血”衰弱到极尽的...
养生
名称: 气血衰竭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述:
解读: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
气血衰竭是人体内的气与血衰弱竭尽的描述,可见于正常老年人,也见气血两虚极尽的患者。病理上出现气血衰竭,为预后不良的表现。常见临床表现有口目自动,善精妄言,色黄,中热嗌干等。
应用领域:
经络的气血衰竭
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各有特点。如,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行于背,其气外营一身之表,故太阳经气衰竭则目失其系而戴眼(眼睛上视,不能转动),筋失其养而拘挛抽搐,卫外无能而绝汗出。由于十二经脉之经气是相互衔接的,所以,一经气绝,十二经气亦随之而绝。临床上通过观察经络气血衰竭的表现,即可判断病变的发展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吴鸿洲.一百天学中医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