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手太阴气绝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 概念: 指手太阴肺经的经气衰竭 概述:...
养生
名称: 手太阴气绝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
概念: 指手太阴肺经的经气衰竭
概述:
解读:
手太阴气绝为五阴气绝之一,出自《灵枢·脉经》,五阴气绝分别为手太阴气绝,手少阴气绝,足太阴气绝,足少阴气绝,足厥阴气绝,此五条经脉为五脏所属经脉,经气绝亦反应五脏精气衰竭,文中详细论述了五阴气绝的表现,是疾病预后不良的和预测死亡时间的依据。
《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太阴肺经之经气竭绝,病人皮毛焦枯。因为手太阴肺经运行营卫二气以温润皮毛的,所以肺气虚不能运行荣卫二气,则皮毛焦枯;皮毛焦枯,是由于皮肤、关节失去了营卫二气的滋养;皮肤、关节失去滋养,则爪甲枯槁、毫毛折断;毫毛折断,是肺之经气衰竭的先兆。此种病症在丙日病情加重,丁日会发生死亡。这是因为肺属金,丙丁属火,火能克金之故。
应用领域:
预测死亡时间
中医预测死亡时间的理论,在《内经》之前已有学术渊源,《内经》中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后世医家对其传承、发展、丰富,并验之于临床实践。
《内经》预测死亡时间是以天人相应为法则,以四时阴阳、五行生克、运气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正气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对病机的把握是预测死亡时间的关键。
《内经》预测死亡时间,是以色、脉、症为主要诊察手段,诸诊参合,分析脏腑经脉气血盛衰,尤其重视胃气与神的有无,若预示病机将致五脏衰竭、气血津液枯竭或阴阳极度失调,终将导致阴阳离决,则预测死亡。根据疾病的阴阳偏盛、脏气不足情况,可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预测死亡时间,以正气最虚、邪气最盛、阴阳最不平衡之时作为预测的死亡时间。此外,有一些疾病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死亡时间可根据总结的经验来预测。
经脉在决死生中有着重要作用,“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灵枢·经脉》)。经脉之气衰竭,预后多不良,可由出现的危重症候来判断。由五脏经脉相联系的筋、脉、肉、皮毛、骨的表现,也可测知五脏精气衰竭及其预后。
具体到手太阴气绝,毫毛折断,是肺之经气衰竭的先兆,皮毛焦枯,预示手太阴肺经之经气竭绝,再根据五行生克理论,火克金,故此种病症在丙日病情加重,丁日会发生死亡。这是因为肺属金,丙丁属火。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吴颢昕.《灵枢经白话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黄玉燕,《黄帝内经》预测死亡时间的理论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博士论文,2010年5月,15,49-50,93页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