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术语
None
名称: 五裁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 概念: 指疾病时对五味的节制 概述: 裁为节...
养生
名称: 五裁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 《黄帝内经》
概念: 指疾病时对五味的节制
概述:
解读:
《灵枢·九针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等。五味入五脏,在正常情况下,可濡养所入脏腑,但是五味太过易伤五脏,特别是在疾病的情况下。比如酸味入肝补肝,有利于肝对筋的濡养,但是味过于酸,反能伤肝引起肝气偏胜。要根据五脏所病而选择五味禁忌,故肝病筋病患者当忌食酸味,其他类推,是为五裁。
应用领域:
食守禁忌
五裁理论上属于五味所禁的一部分,《内经》重视五味所禁,主张饮食不要违背禁忌。《灵枢·五味》还特别论述了五脏病变在饮食五味方面的所宜和禁忌。提出“五禁”,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九针论》提出“五裁”,即“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提出在饮食方面的进行节制,对于某些疾病在饮食方面的护理及保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食物与药物的禁忌,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和调养,必须要严格遵守禁忌,否则不但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害生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设《饮食禁忌》一章,强调饮食禁忌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中医“忌口”的概念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论文,中医基础理论,张彩勤,2014年.
3、张焱,试论《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 年4月,第18卷,第4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