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承光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
养生
名称: 承光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
功能: 明目利窍通鼻,祛风清热除烦。
操作: 平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大都穴治呕吐
概述:
名词释义:
承,指承受。光,指光明。因本穴主治目疾,复使眼目承受光明,故名。
功能作用:
明目利窍通鼻,祛风清热除烦。
定位: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详细主治:
1、头痛、目眩。
2、鼻塞。
详细操作:
正坐仰靠,先取曲差,于其后2.5寸处取穴。平刺0.3-0.5寸。本穴禁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角膜白斑、头痛、眩晕、鼻息肉、鼻炎、感冒等。
配伍:
1、配络却穴、商阳穴、巨髎穴、上关穴、瞳子髎穴治青盲无所见。
2、配上星穴、百会穴、囟会穴治鼻塞,不闻香臭。
3、配攒竹穴、胃俞穴、丝竹空穴、和窌穴治头痛。
4、配正营穴、承灵穴、上星穴、囟会穴、前顶穴、百会穴等治热病。
5、配百会穴、强间穴治烦心。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2、《采艾编》:“承光,似言上穴通天之牖,此是承光照也。”
3、《医经理解》:“承光,在五处上一寸五分,言其高将及天,可承天光也。”
4、《千金》:“在五处后一寸,一本言一寸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