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冲门穴别名: 慈宫、上慈宫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腹股沟区...
养生
名称: 冲门穴
别名: 慈宫、上慈宫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主治: 腹痛、疝气、崩漏、带下、胎气上冲
功能: 调理冲任,理气止痛。
操作: 直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气海穴治痃癖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腹痛、疝气。
2、崩漏、带下、胎气上冲等妇科病证。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大敦、肩井、章门、气海、归来穴等治疝气。
2、配肾俞、关元、中极、三阴交穴治尿闭。
3、配气冲穴治带下崩漏。
4、配府舍穴治腹满积聚。
相关论述:
1、《采艾编》:“冲门,自箕门而上交过胃脉之前,复过肝脉,乃上于胸,此为腹直冲之门也。”
2、《针灸甲乙经》: “上去尤横五寸,去府舍下横骨端,约文中动脉。”
3、《类经图翼》:“去腹中行三寸半。”
4、《新针灸学》:“曲骨穴(耻骨上缘正中)旁开约四寸。”
5、《中国针灸学》:“在腹股沟耻骨之外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