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唇里穴别名: 髓空、下颐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口腔内,下唇粘...
养生
名称: 唇里穴
别名: 髓空、下颐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口腔内,下唇粘膜中点,唇外与承浆穴相对处
主治: 口噤、口臭、面颊肿痛、齿龈炎等
功能: 清泻邪热。
操作: 直刺0.1-0.3寸
主要配伍: 配劳宫穴治疗口臭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口噤、口臭、面颊肿痛以及齿龈炎、口腔炎等。
2、马黄黄疸,寒暑瘟疫,肝病等。
详细操作:
配伍:
1、配颊车穴、合谷穴治疗牙龈炎。
2、配劳宫穴治疗口臭。
3、配机关穴、阴囊下横纹穴治疗口噤。
4、配鼻交穴、胁堂穴、浊浴穴治疗肝病。
相关论述:
1、《备急千金要方》:“唇里穴,正当承浆里边,逼齿龈。针三锃,治马黄黄疸、寒暑瘟疫等病。”
2、《圣济总录》:“颐下不可伤,伤即令人舌根不转,宜治耳后宛宛处五分,过之亦伤也。”
3、《中国针灸学》:“下唇之里,外直承浆穴,与齿龈接近之唇沟中。针三分。主治肝病,齿龈肿,口噤。”
4、《针灸经外奇穴治疗决》:“唇里,在下唇之里,外直承浆穴,与齿龈接近之唇沟中。针三分。主治肝脏病,齿龈肿,面颊肿,口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