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大赫穴别名: 阴维、阴关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下腹部,脐中下...
养生
名称: 大赫穴
别名: 阴维、阴关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 遗精、阳萎、阴挺、带下、月经不调、泄泻、痢疾
功能: 益肾填精,调理冲任。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中封穴治虚劳失精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遗精、阳萎。
2、阴挺、带下、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
3、泄泻、痢疾。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遗精、白带、精索神经痛。
2、现代研究,针刺大赫等穴对卵巢排卵机能有一定影响。针刺大赫、中极、关元,结果表明单纯针刺或针刺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并用,均可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尤其两者同时并用变化更为显著,说明针刺对妇女内分泌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如果对上述穴位进行埋针,则可改善迟发排卵,黄体功能不全或两者并存障碍。可见埋针可以用来治疗卵巢功能异常。
配伍:
1、配然谷穴治精溢阴上缩。
2、配大赫穴、中极穴、然谷穴、太冲穴治遗精。
3、配中封穴治虚劳失精。
4、配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肓俞穴、中注穴、四满穴治泄泻(五更泄)。
5、配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治痛经。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女子赤淫,大赫主治。”
2、《针灸大成》:“气穴下一寸,去腹中行各一寸。”
3、《考穴编》广注:“去腹中行各一寸,与中极相平。”
4、《类经图翼》:“在气穴下一寸,去中行五分。”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