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扶突穴别名: 水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胸锁乳突肌区,横平...
养生
名称: 扶突穴
别名: 水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
位置: 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
主治: 咽喉肿痛、暴喑、吞咽困难、瘿气
功能: 清咽利喉,止咳平喘,化痰散结。
操作: 直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合谷穴治瘿气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咽喉肿痛、暴喑、吞咽困难等咽喉病证。
2、瘿气、瘰疬。
3、呃逆。
4、咳嗽、气喘。
5、颈部手术针麻用穴。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膈肌痉挛、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嘶哑、咽喉炎、咳嗽、喘息、唾液分泌过少或过多,急性舌骨诸肌麻痹、低血压等症。
2、现代研究,有人以表面电极刺激尺神经诱发小鱼际肌电,观察针刺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机电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患者扶突、天柱,可使机电幅度升高(P<0.05),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45分钟,针刺双扶突穴,引起健康人脑电图的α波抑制,β波增加,说明使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增强。
3、有人实验,针刺扶突穴,使正常人甲状腺对131碘的摄取量大多提高。针刺扶突穴对甲状腺手术有良好的针麻效果,而且相当稳定,表明有相对特异性。针刺扶突穴,可使胸内手术(肺、食管、纵膈)得到良好针麻效应,对胸交感神经有一定作用,设想是外周阻滞作用,可能使胸腔区域内获得良好镇痛效果。
配伍:
1、配合谷穴治瘿气。
2、配大钟穴、窍阴穴治舌本出血。
3、配天突穴、天溪穴治咽喉病。
4、配支沟穴、天窗穴、曲鬓穴、灵道穴治暴喑不能言。
5、配天突穴、合谷穴治嘶哑。
6、配天突穴、天窗穴、缺盆穴、俞府穴、鹰俞穴等治瘿气。
7、配肺俞穴、肩井穴、少商穴、然谷穴等治咳嗽。
相关论述:
1、《医经理解》:“扶突,在曲颊下一寸,言头面突起于上,以此为扶也。”
2、《灵枢·寒热病》:“婴筋之后。”
3、《素问》王注:“曲颊下同身之一寸,人迎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