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关元穴别名: 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 出处: 《素问·气穴论》 隶属: 任脉 位置...
养生
名称: 关元穴
别名: 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
出处: 《素问·气穴论》
隶属: 任脉
位置: 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主治: 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
功能: 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归来穴、百会穴治子宫脱垂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
详细主治:
1、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
2、少腹疼痛、疝气。
3、腹泻、 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
4、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前阴病。
5、遗精、阳痿、早泄、 白浊等男科病。
6、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
7、保健灸常用穴。
详细操作:
仰卧,于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处取穴。直刺1-1.5寸,需排尿后进行针刺。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炙15-30分钟。孕妇慎用。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神经衰弱、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不育症、遗精、阳萎、肾炎、小儿急性肾炎、肾绞痛、水肿、尿路感染、蛋白尿 。
2、对膀胱张力有调整作用。对遗尿症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对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针刺中极穴、关元穴、大赫穴等穴可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改善迟发排卵。对男子精子缺乏症也有一定效果。艾灸小白鼠,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加。
配伍:
1、配神阙穴、气海穴治中风脱症。
2、配气海穴、膏盲穴、足三里穴治虚劳发热。
3、配长强穴、中脘穴、三里穴治脱肛。
4、配合谷穴、大椎穴、天枢穴治痢疾。
5、配维道穴、百会穴、三阴交穴治阴挺。
6、配照海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7、配气海穴、中极穴、肾俞穴治早泄。
8、配阴陵泉穴、大敦穴、行间穴治遗尿。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暴病,少腹大热”,“女子绝子,杯血在内不下”。
2、《备急千金要方》:“石淋,脐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脐下绞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男阴卵偏大癫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