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环跳穴别名: 枢中、髀枢、髌骨、髋骨、分中、髀厌、钚铫、环铫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养生
名称: 环跳穴
别名: 枢中、髀枢、髌骨、髋骨、分中、髀厌、钚铫、环铫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 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功能: 回阳固脱,舒筋通络。
操作: 直刺2-3寸
主要配伍: 配涌泉穴治风疹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半身不遂、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固软组织疾病、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脚气等。
2、现代研究,环跳对胃液分泌功能有一定调整作用。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使低者升高。有实验报道,用甲状腺粉或硫氧嘧啶分别引起小白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后,电针坐骨神经或环跳穴,可使甲状腺功能获得调整。环跳穴有较好针麻效应,电针动物双“环跳”穴,可以使痛阈明显升高,同时使纹状体及下丘脑、亮-脑腓肽、甲-脑腓肽明显增加。有实验表明,电针足三里、环跳穴可减弱丘脑中央中核(OM)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环跳穴有抗炎退热作用,减少炎症渗出,电针家兔坐骨神经(“环跳”穴)可使人工感染的腹膜炎渗出减少或停止。
配伍:
1、配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肩井穴等治中风半身不遂。
2、配阳关穴、阳陵穴、丘墟穴治下肢痿痹。
3、配委中穴、昆仑穴、尺泽穴、阳陵穴、下髎穴治挫闪腰痛。
4、配束骨穴、交信穴、阴交穴、阳谷穴治髀枢中痛不可举。
5、配三阴交穴、太冲穴、腿胯穴治脚气。
6、配阳废泉穴、巨虚穴、下廉穴、阳辅穴治脚气。
7、配风市穴、阴市穴治腿股转酸难移步。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
3、《席弘赋》:“冷风冷痹疾难愈,环跳腰间针与烧。”
4、《新针灸学》:“股骨上端的后方,并两足立正时的凹陷处。”
5、《中国针灸学》:“在大腿之外侧,大转子之前上部,臀大肌附着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