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金门穴别名: 关梁、金阙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足背,夕...
养生
名称: 金门穴
别名: 关梁、金阙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足背,夕卜踩前缘直下,第5跖骨粗隆后方,骰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 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等痛证、痹证、癫痫、小儿惊风
功能: 开窍苏厥,舒筋活络,清热祛风。
操作: 直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承山穴治胻酸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等痛证、痹证。
2、癫痫。
3、小儿惊风。
详细操作:
正坐垂足着地,或仰卧,于申脉前下方0.5寸,股骨外侧凹陷中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癫痫、小儿惊风、腰腿痛、足底痛、前头痛、呕吐、腹膜炎、膝关节炎等。
配伍:
1、配列缺穴、中冲穴、大都穴、内庭穴、厉兑穴等治尸厥。
2、配神庭穴、身柱穴、灵道穴、承命穴治癲癎。
3、配本神穴、百会穴、后顶穴、玉枕、太冲穴、大杼穴等治瘫疾不呕沫。
4、配承山穴治胻酸。
5、配丘墟穴治转筋。
6、配申脉穴、承浆穴治头痛。
7、配临泣穴、合谷穴治耳聋。
8、配丘墟穴治暴疝。
相关论述:
1、《医经理解》:“金者水所从出。金门,在足外踝下一寸,足太阳郄,是寒水所生之门也。”
2、《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足太阳膀胱脉之郄,穴之上一寸是申脉,申支属金,足太阳膀胱脉申时气血注此门户,故名金门。”
3、《针灸甲乙经》:“尸厥暴死,金门主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