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京骨穴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跖区,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
养生
名称: 京骨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跖区,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头痛、项强、腰腿痛、癫痫、目翳
功能: 疏风解表,宁神定志,通经活络。
操作: 直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大杼穴治项强
概述:
名词释义:
京,大也。位在足外侧大骨下,即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此大骨本名京骨,故以为名。
功能作用:
定位:
位于跖区,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详细主治:
1、头痛、项强。
2、腰腿痛。
3、癫痫。
4、目翳。
详细操作:
正坐垂足着地,或仰卧,于足外侧缘赤白肉际,当第五跖骨粗隆之前下缘处取穴。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腕骨穴、风池穴治头痛。
2、配大杼穴治项强。
3、配中管穴、三间穴、偏历穴、厉兑穴、承筋穴等治鼽衄。
4、配束骨穴治目内眦赤烂。
5、配前谷穴治目翳。
6、配曲池穴、小海穴、少海穴、间使穴、阳溪穴、阳谷穴、大陵穴等治癫狂。
7、配大杼穴、列缺穴、大迎穴、曲泽穴治痉痓。
8、配昆仑穴治心痛引背。
9、配大钟穴、大陵穴治惊恐。
10、配膈关穴、秩边穴治背恶寒痛,脊强难俯仰。
相关论述:
1、《医经理解》:“京,大也。京骨。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大骨下。”
2、《经穴释义汇解》:“京,大也。位在足外侧大骨下。又京作原,古通用,京即原宇。穴为足太阳胱脉之原,故名京骨。”
3、《图翼》:“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