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经渠穴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太阴肺经 位置: 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
养生
名称: 经渠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太阴肺经
位置: 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功能: 宣肺利咽,理气降逆。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天府穴治咳喘
概述:
名词释义:
经,动而不居也。渠,沟渠也。穴为手太阴之经穴,所行为经,言其脉气在此流动不绝。又穴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长形凹陷处,如似沟渠之水,故名经渠。
功能作用:
宣肺利咽,理气降逆。
定位:
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详细主治:
1、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手腕痛。
详细操作:
手侧伸,拇指与掌心向上,距腕横纹1寸的桡动脉搏动处,亦即医者按脉时中指着之处。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本穴禁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胸痛、哮喘、支气管炎、扁桃体炎、食道痉挛、呕吐、膈肌痉挛、桡神经疼痛或麻痹等。
配伍:
1、配天突穴、膻中穴、乳根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咳嗽。
2、配丘墟穴、鱼际穴、昆仑穴、京骨穴治背痛。
3、配颊车穴、合谷穴、少商穴、尺泽穴、阳溪穴等治喉痹。
4、配阳池穴、合谷穴、支沟穴、前谷穴、内庭穴等治热病无汗。
5、配列缺穴、太渊穴治掌中热。
相关论述:
1、《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
2、《针灸甲乙经》:“在寸口陷者中。”
3、《玉龙经》:“在寸口陷中脉会处。”
4、《考穴编》:“在寸口之动脉陷中。”
5、《集成》:“在腕后五分,居寸脉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