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气穴穴别名: 名胞门、子户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
养生
名称: 气穴穴
别名: 名胞门、子户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不孕
功能: 调理冲任,补肾益精,通利下焦。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水泉穴、蠡沟穴、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调理冲任,补肾益精,通利下焦。
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和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详细主治:
1、月经不调,带下,不孕。
2、小便不利。
3、腹泻。
4、奔豚气。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1、配水泉穴、蠡沟穴、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2、配肾俞穴、合阳穴、委阳穴治腰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冲脉、足少阴之会。
2、《铜人针灸经》:月事不调。
3、《千金要方》:“月水不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刺气穴入一寸,灸五壮……。”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