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丘墟穴别名: 丘虚、邱墟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踝区,外踝的前...
养生
名称: 丘墟穴
别名: 丘虚、邱墟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 目赤肿痛、目翳、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内翻、足下垂
功能: 舒筋活络,理气止痛,清热明目。
操作: 直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环跳穴治腰胯痛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
2、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等痛证。
3、足内翻、足下垂。
详细操作:
正坐垂足着地或侧卧,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建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取穴。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语治疗胸胁痛、胸膜炎、呼吸困难、胆囊炎、腋下淋巴结核、脚气、疝气、角膜炎、角膜白斑、坐骨神经痛、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腓肠肌痉挛等。
2、现代研究,针刺丘墟穴可使胆囊收缩及胆囊总管规律性收缩明显加强,对慢性胆囊炎有较好治疗效应。对慢性胆瘘的狗,针刺“丘墟”发现胆汁的分泌明显增加。
配伍:
1、配阳蹻穴治水肿。
2、配瞳子髎穴治目中翳膜。
3、配大敦穴、阴市穴、照海穴治卒疝。
4、配行间穴、昆仑穴、太冲穴治足不能行。
5、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阳池穴、阳关穴、环跳穴、阳陵穴治痿证。
6、配环跳穴配腰胯痛。
相关论述:
1、《灵枢·本输》:“过于丘墟。”
2、《子午流注说难》:“丘墟乃足少阳胆经原穴。丘之大者曰墟。《诗·邶风》:升彼墟也,读上声,有升高之义。胆六腧穴至此,转而高升,故名丘墟。”
3、《针灸甲乙经》:“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险者中,去临泣三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