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三阳络穴别名: 通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 位置: 位于前臂后区,腕...
养生
名称: 三阳络穴
别名: 通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
位置: 位于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主治: 耳聋、暴喑、齿痛、手臂痛
功能: 利窍聪耳,通络止痛。
操作: 直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液门穴治暴聋
概述:
名词释义:
功能作用:
定位:
解剖:
详细主治:
1、耳聋、暴喑、齿痛等五官病证。
2、手臂痛。
详细操作: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耳聋、下牙痛、眼病、臂痛、失语等。
2、现代研究,三阳络对胸部手术有良好镇痛作用。
配伍:
1、配支沟穴、通谷穴治暴喑。
2、配合谷穴、偏历穴、耳门穴治龋齿。
3、配液门穴治暴聋。
4、配五里穴、天井穴、厉兑穴、三间穴治嗜卧,四肢小欲动摇。
相关论述:
1、《腧穴命名汇解》:“三阳络,又名通间,言在手之少阳、太阳、阳明之间通行,三经属阳,因名其穴为三阳络。”
2、《针灸穴名解》:“手三阳之脉,并列上行,行至本穴,三经线较为接近,两旁二经之络脉,当有与本穴通处,因名三阳络。”
3、《圣惠》:“在肘前三寸外廉陷者中,支沟上一寸。”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